中華老字號:水門國仔面線糊 編者按: 千年古城泉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都孕育出了哪些老泉州耳熟能詳的老字號呢?這些老字號是如何打開知名度,令人留下深刻記憶的?它們的生存發展現狀又如何呢?近日,東南網泉州站推出獨家策劃專題,探訪泉州著名的老字號,帶泉州市民一起回味,那些年,我們記憶中的泉州老字號。 加了大腸的面線糊十分可口。 進入專題>>>老字號里的故事·泉州 東南網10月30日訊(本網記者謝玉妹)“南風日日縱蒿撐,時喜北風將我行。湯餅一杯銀線亂,蔞蒿數筋玉簪橫。”宋代詩人黃庭堅《過土山寨詩》中所提到的“銀線”說的就是面線。面線是閩南一帶的特產,閩南人很早便懂得用面線做出好吃的面線糊。 面線糊最盛行的地方莫過于泉州,是泉州的大眾小吃之一,“沒吃過面線糊,便不算來過泉州”。在泉州,經營面線糊的飲食店、攤鋪有上千家,而名聲最響、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首推“水門國仔面線糊”。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