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船場:古建筑群聚“坑頭”
從南靖縣城驅車32公里,就到了海拔700多米的船場鎮坑頭村(下圖)。這里四面環山,云霧繚繞,森林面積6000多畝,竹翠林茂。村內石嶺古道環繞相通,方便村民的生活往來。村莊周邊留有39棵百年以上大樹,山坳泉眼豐富,匯聚成流至船場溪,故名“坑頭”。
坑頭村古建筑群分布在八仙圍棋山脈下的丘陵中,以長方形、同字形土樓為主,共有102座,占全村總建筑面積的90%。從遠處眺望,古建筑群猶如一條沉睡的黑龍,一座座土樓的黑瓦屋頂,好似黑龍身上的一塊塊鱗片。古建筑群中現存最早的是內樓,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多數土樓則建于民國年間。
坑頭土樓建造工期短,多數是兩層土木結構,主要有1廳2房或1廳4房,像貴州苗寨,當地村民稱之為古代別墅。樓內有木梯可上二樓,二樓地面均是用木板鋪成的,還設有走廊、木欄桿。樓房兩旁加建平房護厝,做廚房。目前,土樓整體風貌保持良好,古韻猶存。
據相關史料記載,自200多年前黃氏文通、文振、文卦三兄弟到該村開基以來,黃氏家族人艱苦創業、開山造田、勤勞節儉、團結互助,建造一座座聚族而居的土樓,即今天的坑頭村古建筑群。同時,坑頭村古建筑群處處存留遺墨名聯,這些警言樸實、言簡意賅,卻飽含勤儉、孝悌、善德的處世之道,至今仍在勵志后人,顯現古村落的豐富文化底蘊。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