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淡出閩東史冊的身影
雕版印刷的全套工具。(資料圖)
寧德網消息 (記者 潘峻松) 在電腦文本輸入、激光照排、一體化印刷等新技術快捷地復制海量文字的這個時代,人們坐在屏幕前嫻熟地敲擊著鍵盤,將漢字迅速地顯現、組合。在人們的記憶中,那些鉛字印刷都已經顯得有些模糊了,而在一些偏僻的鄉村,仍有人使用木材、刻刀、棕刷、油墨這些古老而簡易的工具,延續著印制書籍的原始魅力——
正在制作雕印版的工匠。(資料圖)
《福寧州志》中,記載著一種大量被府衙和民間用來制作告示、族譜、田契、佛經等印刷品的工藝,這便是誕生于我國的偉大發明印刷術,它開端于雕版印刷,更進于活版印刷。然而到了近代閩東文史志書中,無論雕版還是活版,都已漸漸淡出,以至于難覓其蹤,如今只有從零散于一些縣市的傳統工藝中,方能管窺其一斑。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