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蔡郁生 吳蘇梅/文 龔建 張翰斌/圖) 10月8日,壽寧網友“弓箭手”在壽寧在線網站上發表了一個圖文并茂的貼子,曬出了壽寧縣南陽鎮王龍山村舉辦“蓋九樓”傳統民俗活動的場景,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眼球,大家在欣賞之余,無不狂呼“神乎其技”“真牛”“高手在民間”……
網友觀看民俗絕技
“蓋九樓”又稱“吊九樓”,“翻九樓”,流傳于閩東北、浙西南一帶,多為民間求雨、祈福、“過關”等而舉行的民俗活動。10月5日,壽寧縣南陽鎮王龍山村的王龍山元帥宮首事們組織起“蓋九樓”大型祈福活動。當天一大早,資深攝影人“弓箭手”攜朋友一早趕往王龍山,第一次近距離體驗并拍攝“蓋九樓”傳統民俗活動。回來后,他將此次見聞整理成圖文并茂的貼子,發表在了壽寧在線網站上。
他在貼子中寫道:“不大的場地,坑坑洼洼,中央有一米見方的水泥鋪面,邊上排放著杉木制作的鮮紅亮麗的13張八仙桌。一早,幾個年輕人忙著布置場景,其中一位30多歲帥氣的湯姓青年就是今天蓋九樓的主角——法師。上午九點,鑼鼓聲響起,一位老法師穿上‘行頭’開啟祈福活動,湯法師也開始了九樓的搭蓋。只見他搬來一桶清水和助手擦拭八仙桌,特別對每張桌腳底部的沙粒認真清掃。現場清理后,在場地中央的水泥鋪面上放上第一張桌子,由于地面粗糙不平,法師細致目測著桌子的平整度,低凹處用紙墊平,整平第一張后接著上第二張桌子,并在第二張的四只桌腳上都墊上紙張。聽助手說,每個桌腳墊紙三張,不可多亦不能少。墊好桌腳后,將裝滿水的大塑料桶放于第一張桌上。法師念念有詞,接著上第三張,還是用三張紙墊在四只桌腳下,這次在第二張桌上放上用布袋裝著的50斤左右的稻谷。法師一個翻身,上了第四層,用一條紅繩將后面的桌子依次往上吊裝。隨著樓層的搭高,做法事的鼓點也加快了節奏,不知不覺中樓層蓋好了,抬頭細數樓層,十三層(如右圖)!除了第一張桌面的水桶,2、3、4、5層放著袋裝的稻谷(起穩定重心的作用),各層桌腳墊著祭祀用的紙張外,其他空無一物,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稍事休息,下到地上的法師,也換上‘行頭’開始新一輪的祭祀儀式,圍著搭好的‘桌樓’,祈求神靈護佑。上午十一點,最讓人期待的一刻到了,只見法師上了第一張桌子,再貓腰從另一側鉆出,抓住上一層的桌面,一個翻身便登到了上一層。大家屏氣凝神,用手機、相機記錄這一精彩瞬間。一層二層三層,十三層層層驚心。
“祈福十多分鐘時,桶上的米篩竟在法師跳躍的腳下騰空飛了出去,而法師依然赤著雙腳立于一厘米左右厚的桶沿上手舞足蹈(如下圖)!我仿佛走進了武俠小說之中。登頂祈福大約進行了三十分鐘,在這段時間里,法師用他高超的技藝征服了現場觀眾。”
據“弓箭手”了解,這位湯法師是霞浦人,其技藝祖傳至今,這些年常在壽寧一帶“蓋十三樓”。最多能蓋到十五層,不過那只能是表演性質了,無法在上面進行祈福活動。
網友驚嘆“高手在民間”
王龍山此次舉辦的精彩民間絕技“蓋十三樓”,吸引了無數人前往現場觀看。“弓箭手”介紹,當天在王龍山,有福建、浙江等地的三千多人慕名前往,村里頭天準備下的二百多桌飯菜被一掃而空,這是該村最熱鬧,游客最多的一天。而在壽寧在線網站,貼子更是吸引了無數網友的眼球,收獲了滿滿的“感嘆號”。
@公雕:太牛啦!
@南柯愚生:這個法師真功夫!
@風吹草地現姑娘:通過圖片就讓人看得驚心動魄。
@練練不舍:可以申請吉尼斯紀錄了。
@關愛乳品店:真是神技呀!
@夢郎:13張桌子,沒有任何固定裝置,也沒有像電線桿似的拉筋,法師更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只要稍有風吹草動,后果可想而知。這種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絕技,可以稱得上是雜技中的絕技,可以上央視挑戰“不可能”或“中國達人秀”表演。
@鰲城小愛:非一般理論可以解釋了。高手在民間!
@姍姍來遲:高臺絕活“蓋十三樓”,確實“牛”!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