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有兩處重陽登高石刻 記載舊時攀登烏山場景
魏杰重陽登高詩石刻。
福州新聞網10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楊林 文/攝)昨日有市民向記者報料稱,自己登烏山時在一塊位置較為隱蔽的巨石上看到了兩處與重陽登高有關的摩崖石刻,記載了舊時福州人重陽節佩戴茱萸攀登烏山的場景。
70多歲的鄭先生告訴福州晚報記者,前不久他登烏山游覽時,在石天景區一塊位置較為隱蔽的半桃形巨石上,發現了兩處與重陽節登高有關的摩崖石刻。
昨日記者在鄭先生的指引下找到了這兩處石刻。這塊巨石在石壁觀音像附近,似一只被切去了一半的桃子,斜倚在山上。
巨石上有多處摩崖石刻,其中一處刻著“嘉靖乙酉,涇縣教諭橫州張璽典閩藩文衡事竣舊知縣丞陳明,重九日速登烏石;偕鄉士夫云岑陳燁懷麓葉性九竹郭轔紀游。”楷書,縱10行,內容大致是嘉靖年間重陽節,張璽典與幾位友人登烏山游覽的紀念。另一處刻著《九日登烏石山用黃莘田原韻》詩:“雨洗烏山山更幽,海天萬里望中收。地分城市連三島,潮滿江河漲九秋。榕樹千村青到眼,茱萸幾朵綠簪頭。何家兄弟登高處,我亦超然上翠邱。”署名“魏杰”。行書,縱6行。據資料,魏杰是清代福州鹽商、詩人。石刻旁款中提到的黃莘田,又名黃任,是清代福州著名詩人,曾居三坊七巷。這首詩描寫了舊時福州人重陽節佩戴茱萸(一種有香味的常綠植物)到烏山登高的場景。
據了解,大廟山、烏山、于山是福州人傳統登高地,現存一些與重陽登高有關的古跡,較為知名的是大廟山的登高亭和登高石。舊時人們重陽登高還有放風箏的習俗。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