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開幕前夕,一場和體育密切相關的展覽也在福建博物院拉開帷幕。親臨運動會現場,或觀看直播,可以讓你隨著賽程一起尖叫心跳,享受競技的樂趣。不過,在靜靜的展廳內,這場展品豐富的展覽同樣會帶你穿越時空,進入一個神奇的體育世界,讓人可以
▲瓷騎馬俑(明代)
蹴鞠圖瓷枕
▲宋代打馬球雕磚
▲李綱锏
▲雙螭紋銅投壺
西周柞伯簋
東南網10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帥)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正如火如荼,作為該項賽事的文化教育項目之一的“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于賽事開始前一天(17日)亮相福建博物院,讓觀眾在感受和品賞這些難得一見的珍稀文物中,認識和了解中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傳統體育文化。
體育和文博的跨界合作
“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是體育界與文博界的一次跨界合作。”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副司長溫文介紹。
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分散于國內各大博物館,除一些小型的臨時展覽外,國內文博界從未對體育文物進行過系統全面的梳理,也未舉辦過大型的體育文物展。
幸運的是,去年,借助大型體育賽事的東風,體育界和文博界首次實現了跨界合作。2014年8月南京青奧委會期間,由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了首站展出。三個月的展期,吸引了超過60萬人次的觀眾參觀。此后,在2015年8月鄂爾多斯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期間也進行了展示,兩次展覽均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與普遍好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次福州站的“博·戲——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由首屆青運會組委會文化教育部、福建省文化廳主辦,福建博物院承辦,薈萃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十幾家參展單位的珍藏體育文物。
“這是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的第三站,希望借助首屆青運會的契機,整合國內文博系統與體育系統的資源與優勢,為我國的文化建設和文博事業提供新的亮點,有力推動國內的體育文化建設,為中外體育文化交流和宣傳中國悠久燦爛的體育文化提供窗口和平臺。”溫文說。
珍稀文物溯源古代體育文化
“體育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當它從遠古人的生存勞動中獨立出來的時候,即被賦予了競技的、游戲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內涵和功效。”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說。
據了解,本次展覽展出的200余件展品以時間為脈絡,分為“射御”“武藝與武學”“球類競技”“棋類活動”“養生體育”“休閑體育”六大
主題單元,追溯了我國體育的起源,還原蹴鞠(足球)、擊鞠(馬球)、捶丸(類似于今高爾夫球)等經典古代體育運動形態,也展示了至今仍流行于民間的射箭、摔跤、武術、圍棋等體育運動。
明朝騎馬俑、宋代打馬球雕磚、蹴鞠圖瓷枕、雙螭紋銅投壺……17日,走進省博物院精心布置的展區,一件件精美展品讓記者目不暇接。
“中華體育悠久輝煌。西周射禮比肩希臘競技,戰國蹴鞠可謂足球發端。唐人熱衷打球,兩宋流行蹴鞠。元代捶丸早于歐洲,明代武術流派并起。中國古代既有制度嚴密的競技,也有大規模的全民體育狂歡,且歷經數千年從未中斷。不少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如相撲、武術、導引、龍舟、圍棋等還傳播至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隨著解說員的細致講解,這些被各大博物院館藏的珍品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其中不乏一些國寶級文物。
記者還注意到,古人不僅有豐富多樣的運動形式,本次展覽會上展出的河南博物院館藏的柞伯簋是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文物,簋內的銘文記錄了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古人早期的小型運動會。
福建本土文物受關注
作為本次展覽的東道主,福建本土文物格外引人關注——清朝南安人黃培松的武狀元牌匾、唐代福州球場山亭記碑(馬球碑)、李綱锏,都讓人對福建的古代體育世界產生無限遐想。
在古代,有“武不過江”的說法,眾多的武狀元大都集中在長江以北,一個福建人勇奪武狀元稱號就顯得彌足珍貴。
“馬球在當時不僅是一項娛樂活動,還是軍事訓練項目。事實上,在古代,很多體育項目都和軍事活動緊密相關。”福建博物院研究員林丹介紹,福州屏山出土的唐代福州球場山亭記碑,是唐憲宗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在福州修建馬球場時所立,碑文上記載了這個兩個足球場大小的馬球場從選址到竣工的全過程,還描寫了當時福州的風物景觀,是極其珍貴的文物資料。
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國家一級文物宋代李綱锏更是首次亮相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其全長96.5厘米,內棱長74.1厘米,所配鞘長76厘米,總重約3600克。最初的主人李鋼在宋高宗時期為相,是當時著名政治家、抗金名臣。
“近年來,隨著體育賽事和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體育文化也更加引人關注。將博物館與體育結合,通過文物展覽的方式反映中國古代體育文化,這是一個新的視角與嘗試。”林丹告訴記者,本次展覽突出文化和教育功能,重點挖掘中國古代體育項目在培養人和教育人方面的意義和價值,展期將持續3個月。“整個青運會期間會不定期組織參會的運動員前來參觀,同時向市民免費開放。”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