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人一起“玩”體育
珍稀文物溯源古代體育文化
“體育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當它從遠古人的生存勞動中獨立出來的時候,即被賦予了競技的、游戲的、健身的以及教育的內涵和功效。”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說。
據了解,本次展覽展出的200余件展品以時間為脈絡,分為“射御”“武藝與武學”“球類競技”“棋類活動”“養生體育”“休閑體育”六大
主題單元,追溯了我國體育的起源,還原蹴鞠(足球)、擊鞠(馬球)、捶丸(類似于今高爾夫球)等經典古代體育運動形態,也展示了至今仍流行于民間的射箭、摔跤、武術、圍棋等體育運動。
明朝騎馬俑、宋代打馬球雕磚、蹴鞠圖瓷枕、雙螭紋銅投壺……17日,走進省博物院精心布置的展區,一件件精美展品讓記者目不暇接。
“中華體育悠久輝煌。西周射禮比肩希臘競技,戰國蹴鞠可謂足球發端。唐人熱衷打球,兩宋流行蹴鞠。元代捶丸早于歐洲,明代武術流派并起。中國古代既有制度嚴密的競技,也有大規模的全民體育狂歡,且歷經數千年從未中斷。不少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如相撲、武術、導引、龍舟、圍棋等還傳播至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隨著解說員的細致講解,這些被各大博物院館藏的珍品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其中不乏一些國寶級文物。
記者還注意到,古人不僅有豐富多樣的運動形式,本次展覽會上展出的河南博物院館藏的柞伯簋是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的西周早期文物,簋內的銘文記錄了周康王在周都舉行大射禮的過程,可以看作是古人早期的小型運動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