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閩東:寧德十大特色演藝
蕉城霍童“二月二”燈會
霍童鎮屬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霍童“二月二”燈會于2008年6月被福建省批準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霍童百姓為紀念先賢黃鞠而舉行的一場民間盛會,至今有千年歷史。相傳,黃鞠來到霍童定居后,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安居樂業。黃鞠將河南民間流傳的中原文化,如紙扎、鐵枝、線獅、高蹺等傳授給村民,始創“二月二”燈會。
霍童的“二月二”燈會從二月初一開始,前后共計4天,初一由坂頭的“錢、鄭、彭”等姓氏為主組織表演燈會,被稱為萬全境;初二由街尾的“林、孫”等姓氏組織表演燈會,被稱為華陽境;初三由街中的“章、顏、陳、謝、林”等姓氏組織表演燈會,被稱為忠義境;初四由街中至街尾的“黃、潘”等姓氏組織表演燈會,被稱為宏街境。其中,各個不同的姓氏分別將自己信仰的神明或具有特色的表演節目抬出,有著兩層含義:一是享受勞作后的閑情逸致;二是祈福豐收。早期,每境迎燈一個晚上,稱為“小迎”。后來,規定每隔五年各境重復迎燈一個晚上,共八個晚上,謂之“大迎”。四境各姓都打著燈牌為前導,抬著本姓奉祀的神像鎮后,寄寓“人神同樂”。附近村民、外鄉人士,紛紛前來觀賞,近年,“二月二”前往霍童看燈,已成為周邊市區群眾的一大旅游去處,在2014年的“大莊”年燈會上,單晚游客最高突破6萬人。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