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仙駕臨——走近柘榮馬仙信俗文化
孩童樂頌馬仙經
傘舞表演寓和諧
柘榮有文字記載馬氏天仙,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年天旱如焚,民眾紛紛叩天祈雨。柘榮信眾在城西七星墩(今仙嶼)設壇,徒步120多里至馬仙的發源地——浙江景寧鸕鶿嶺迎馬氏天仙。馬仙來后顯靈于東獅山,不日天降甘霖、滋潤禾苗,當年五谷豐收。馬仙姑見東獅山群峰聳立,草木豐茂,景色清幽,嘆為人間仙境,便從浙江喬遷柘榮東獅山靈巖洞修煉。從此,馬仙大德化災、普降甘霖,驅除瘟疫、保境安民,崇尚孝道、啟迪教化等神奇故事不勝枚舉、代代相傳。
傳說馬氏至孝,未登仙時,家貧,親身為傭得薪米以養姑,艱辛備嘗從無倦怠,姑得所養而善終。“孝”是馬仙功德的精髓,著名歷史人物李陽冰、劉伯溫、馮夢龍等均撰文贊頌之。
2014年11月,馬仙信俗文化申遺成功。柘榮縣以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契機,提出做活“一位仙”的理念,將其列為“五特好柘榮”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打造柘榮縣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推動特色文化產業化,助力縣域經濟發展;政府做活“一位仙”,群眾敬好“一位仙”,將馬仙信俗文化中的精華予以傳承。
在福地柘榮,信仰馬仙深入人心!目前,馬仙信俗已成為閩浙毗鄰地區規模最大、最為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被專家譽為保存最原始、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民俗遺存現象之一。其影響還遍及閩、浙、贛、粵和臺灣及東南亞等地,信眾達1000多萬人。(記者范陳春 鄭霄 通訊員 黃元章 游松柏 林穎 游海丹 文/圖)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