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大古井
聽新民村的村民介紹,除了有著悠悠歷史的土樓,村里還有一口神奇的大古井。古井的神奇之處,在于仿佛從來不會干涸。
大古井位于撫市鎮新民村井頭大洋段。據《撫市黃氏族譜》記載:井頭系外組邱伯公的舊居,四世祖宗灝公由上寨(今崇山子)遷居至此(井頭)的發祥地。
大古井為正圓形,根據測量:古井的外直徑為2.68公尺,內直徑為2.08公尺,井欄墻寬為0.3公尺,古井的水面面積約為3.4平方公尺,是一口水面積相當大的古井。建筑年代應該與永定縣設置縣治的時間相近,應該是在大明成化年間,至今約500多年的歷史。據村民們介紹,大井的水質良好,常年清新如鏡。尤為神奇的是,井水水面一年到頭都比旁邊流過的小溪高30厘米,而且在雨季時常常滿出井沿。由此推斷其水源應該是較遠的山泉水。
井水位離井欄墻頂的距離只有0.63公尺,取水時,人站在井欄圓圈通道周圍,只需1.5公尺的水勺就可以取水。新民村的很多村民小時候常常可以用手舀水喝,十分方便。據了解,新民村整個村落60多戶人家,300多人口,有史以來就飲用這口井水,沒有第二口井。大古井的水深大約6米左右,但是水量很大,每年農歷四月抬佛薩之前,多會組織人員對水井進行清洗,隨后用新冒回來的水做米糕來祭拜佛。每次用兩臺抽水機要近4個小時的時間方可抽干,而不到半小時又恢復至一半的水位。
世界“最高”土樓
來到新民村,不能不看世界“最高”土樓——永隆昌樓。這最高可不是“自封”的,而是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評定的。
“這座樓從填壩動工到整修完工,前后整整花去28年,據說耗資白銀60余萬兩。”黃新榕說,“各自獨立的兩座樓之間由一小門相連接,一共占地將近兩萬平方米。還專門設有接待客人的別墅、轎亭、馬廄。” 據他介紹,“永隆昌”并非正式樓名,而是過去樓主人經營的商號名,便約定俗成以此稱呼自己的住宅。
走進永隆昌樓,我們終于見識到了永定最大土樓的風采,92個廳、624間房、144道樓梯……“一個人若將樓內所有窗戶啟閉一次要花整整一天。”黃新榕說,這座土樓規模之宏大,結構之復雜,令人嘆為觀止。
不知不覺,時間已近中午,但我們不愿停下尋訪的腳步,定錦樓、聚德樓、賴氏家廟……恨不得把村里大小108座土樓都走遍。隨處可見的煙田,人們在田里忙活著,這是新民村人與祖先最直接的聯系。他們對祖先留下的遺產十分重視,一磚一瓦都格外珍惜,力爭保存歷史的原貌。
但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村中許多珍貴的文物被盜,部分土樓被毀,加上如今越來越多人搬出土樓,住進洋房,年久失修的土樓顯得格外寂寞冷清。看著殘舊的土樓,聽著老者講口口相傳的故事,我們只能想象著土樓“黃金時代”的輝煌。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