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石渠寶笈》收錄皇帝書畫收藏
《石渠寶笈》號稱中國書畫著錄史上的“四庫全書”,于270年前初編成書,相當于皇帝自家的書畫收藏“賬本”,其中著錄書畫上萬件。“石渠寶笈特展”相當于根據館藏,將皇帝家“賬本”中提及的珍寶逐一曬出。“賬本”中的萬件珍寶,目前有1229件在故宮保存,其中包括228件書法作品,1001件繪畫作品。
本次展覽分為“典藏篇”和“編纂篇”兩個部分,分別在武英殿和延禧宮同時展出,兩個展場兩期一共展出故宮書畫藏品283件,展覽至11月8日結束。其中部分宋元珍品將于10月12日被更換,回庫“靜養”。
□提醒
觀眾可以避開上午10點左右的參觀高峰前來觀展。或在8點半故宮開門前提早排隊入場,或先游覽故宮其他區域,待15點左右人流減少時再去觀展,屆時參觀環境較好,可較為細致地觀看。
目前正值故宮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每張成人門票60元(不包括珍寶館、鐘表館)。本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憑故宮門票進院后可免費參觀。
近日網上出現騙子公司,拷貝故宮的微信語音導覽,騙取錢財。故宮鄭重聲明,故宮博物院的微信與網上展覽一律向公眾免費開放。
□釋疑
1如何確保國寶安全?
恒溫恒濕24小時專人值守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書畫跟瓷器、銅器文物不同,相對脆弱,“很多《石渠寶笈》著錄的作品已經經過坎坷的生命歷程,帶著損傷的痕跡,更需悉心保護”。
故宮的頂級珍貴書畫文物只在春、秋兩季展出,每次展出不得超過兩個月,并且一次展出之后要“靜養”至少3年。此次展出采取展期中途換展的舉措,一部分珍貴展品將于10月12日被其他展品替換,提前回庫“靜養”,因此它們的實際展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
另外,鑒于展品的珍貴,此次展覽在原有基礎上,在武英殿東西配殿和延禧宮展場都加裝了恒溫恒濕設備和展柜,打破常規;現場24小時供電,專人24小時值守,并控制同時在展廳內參觀的觀眾人數不超過200人,以保持良好的文物展品保護環境和觀眾的參觀環境。
2如何緩解“珍寶饑渴”?
故宮北院區今年力爭開工
觀眾在《清明上河圖》前排起的長隊,也反映了人們對經典傳統文化的渴求。但囿于展覽場地、環境與文保之間的矛盾,這些文化精品不能常與觀眾見面。對此,單霽翔透露,故宮也曾試圖在武英殿附近建立地下書畫館,這樣精品展覽的規模會大大提升,但是最終考慮到紫禁城世界文化遺產的特殊性以及地下遺存保護的需要,放棄了這個方案。他表示,今年力爭開工建設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屆時“石渠寶笈特展”這樣震撼的大型專題展覽會更多地與觀眾見面,展出的精品將成倍增長,五大名窯等珍品也可以展出。
3“接棒”大展是什么?
“地上天宮”呈現萬壽盛典
單霽翔介紹,盛大的《清代萬壽盛典展》昨天已開始在東雁翅樓布展。午門及東西雁翅樓展廳素有“地上天宮”的美譽,整體改造完成后即將首次亮相。2800平方米的大型展覽空間將成為世界上最獨特的博物館展廳。
展覽分為六個部分,其中,“與民同樂”部分以44米全幅展出的《康熙帝萬壽慶典圖》(第二卷)為主要展品,展示從西直門到神武門一段衢歌巷舞的場景,由此感受萬民歡慶的盛況。“呈吉納祥”部分主要介紹各地進獻奇珍貢品的情況。“賀壽大典”部分主要介紹清代帝后萬壽盛典期間接受朝賀這一最為重要的禮儀形式。“盛席壽宴”部分主要介紹帝后慶壽期間的盛大筵宴等。
單霽翔指出,這一大展將用517件展品呈現前所未有的多類別文物“大薈萃”,故宮收藏的69大類藏品大部分都會在展覽中出現。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