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張學舉:“珍愛和平,不忘歷史”
“現在國家強了,但仍不能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9月5日,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張學舉家,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一邊回味9月3日的盛大閱兵式,一邊聽老人講述那段抗戰史。
張學舉老人1924年出生在山東威海,家中七個兄妹,抗日戰爭爆發后,原本清貧的一家,生活更加困苦。“1941年冬,我經常看到八路軍在老家學校的后操場訓練。1942年1月,膠東軍區的八路軍在威海榮城一帶抗日,當年7月,我和二弟就報名參加了八路軍。新兵組建訓練后,膠東軍區特務團直接把我們送到了13縱隊,參加抗戰。可惜,我弟弟在抗戰中犧牲了。”張學舉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對70多年前的那段經歷仍記憶猶新,“當時,我們部隊的武器還不先進;我們新兵也沒有作戰經驗,主要是為前方部隊作戰提供一些保障。在戰爭中,鬼子是十分兇殘的,但是我們巧妙地和鬼子進行斗爭。”張學舉老人回憶,有一次,他們得知鬼子有2部卡車從煙臺送物資到威海,經過他們駐扎的村子,于是,他們在村子里進行伏擊,把鬼子運送物資的車輛直打得撞了山。還有一次,他們在山東文登里島村,負責破壞鬼子的通信設備。他們剪除高壓線,使鬼子的通信電臺陷入癱瘓。
“由于當時我年齡較小,黨中央實施‘精兵簡政’政策后, 1943年6月,我回到山東老家勞動。1947年3月,我又參加解放戰爭,成為膠東軍區271團1營機槍連戰士,參加濟南戰役,隨后跟著部隊南下,參加了淮海戰役,解放福州后進駐福建,編入第十兵團31軍。1958年轉業到上杭。”在張學舉老人面前,擺放著“渡江勝利紀念”、“淮海戰役紀念”等6枚勛章,他最得意的,是兩天前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說到激動處,他情不自禁地把紀念章舉在胸前:“我們要珍愛今天的和平生活,但也不能忘記歷史!”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