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閩南方言是傳承文化的基礎
●受訪人:陳日升(泉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研究會會長)
閩南方言在保護傳統民俗文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無論是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還是南音,都離不開以閩南方言作為基礎。甚至說,只要一旦離開了閩南方言這個重要載體,這些閩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將會很快消失。
然而,目前閩南方言的發展趨勢并不容樂觀。當今的青少年,由于有著足夠充分的普通話學習的語境,幾乎所有人都能夠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卻鮮有人能夠將閩南方言運用自如。就連大眾媒體上,不少方言電視臺的主持人,在說閩南方言的時候,都是“雞母屎半黑白”,時不時需要輔以普通話來表達。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并沒有一個可以系統學習閩南方言的渠道。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在學校、家庭,或者是在電視上,普通話似乎無所不在,而年輕人所能夠接觸到的閩南方言,可能只是在與爺爺奶奶等老一輩人交談中的只言片語。
正是因為意識到保護閩南方言的重要性,這幾年來,我也在閩南方言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努力開展工作,包括在中小學舉辦閩南方言朗誦大賽,在晉江電視臺開講“說文別字”,講解閩南方言的書面語形式等。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日常生活中尚有使用的閩南方言口語而言,群眾可能對于閩南方言書面語更加陌生。然而,對于方言來說,倘若沒有了書面語,最終也難免將面臨消失的命運。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