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飾
小小惠女模特
一旁觀看巡香的惠女
惠安女服飾紋樣是一種附著在服裝載體上的主體美,它與當地民俗風情、宗教祭祀及人們的生活情趣、倫理道德是分不開的,大多寄予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情于景,帶有漁家生活氣息。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運用象征寓意等藝術手法,使其吉祥意念與表現形式不斷地融合,故具有很強的內涵性、象征性、寓意性。
惠安女服飾清末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主要是大衭衫和接袖衫,褲寬圍大折,著裝時褲頭折疊于臀上部,系上褲帶及一條一股三垂的銀褲鏈。盛裝時必穿的禮節性服飾是百褶邊裙(俗稱肚裙),秋冬兩季加在上衣外面作保暖用的貼背和褡褳。操家務或外出勞動的常用的腰巾,還有結婚時或婚后回夫家或逢節日才穿的鳳冠鞋(又叫雞公鞋)和踩蹺(轎)鞋,為禮節性用物。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