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風沙御外敵的平潭石頭厝 歷史可追溯至唐宋年間
《平潭縣志》記載,除了這“四扇厝”之外,當時還有不少宦官和富戶在建造房屋時比較講究。因此還有一種是官邸府第的石頭厝。據介紹,平潭歷史上產生了許多驍勇善戰的水師,僅平潭籍的水師提督就有六位,總兵十二位,這些水師官員告老還鄉后,皇帝往往御賜賞銀安置家產,比如“詹厝”就是詹功顯提督府的大宅院,“江厝”是總兵江繼蕓的府第。舊時平潭有詹、江、盧、陳四大古民居,這些非富即貴的官宦人家的大厝,多為閩南紅磚石構,木構窗花精雕細刻,柱礎為石材,木柱承梁,規模恢弘、氣派不凡。
在平潭人看來,石頭厝是平潭古村落、古民居文化的承載。
大量“空巢”的石頭厝亟待保護
平潭地處臺灣海峽,地理位置特殊,歷史上又是歷代兵家力爭之地,加上地域性特點,平潭的古民居不同于北方大地和江南水鄉的民居,也有別于南方山區的土樓。
海島古民居既承襲漢人的中原傳統,又深受閩越人海洋文化的影響,創造出具有平潭海島特色的民居建筑。
“一棟古厝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一個傳奇,它承載著歷史或者延續著對僑、對臺的淵源。”張偉翔說,平潭與臺灣早在清代就進行兩岸換防守衛,這些古厝都是當年經濟繁榮鼎盛時期的見證,亦是研究閩臺交流史的重要文物。
據他介紹,平潭居民對石頭厝保護意識還相對淡薄,不少石頭厝及周邊環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建筑表面雖然完好,內部卻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加之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出現了大量的石頭厝“空巢”現象。在他看來,保護古民居,就是保存平潭的歷史文化,續寫海島人的生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0-14以獎代補古厝“再生” 思明探索社會治理曾厝垵模式
- 2014-08-14安溪山村教師古厝辦公益圖書館 希望籌到更多好書
- 2014-07-31一座閩南古厝的傳奇:歷經70載風雨依舊美輪美奐
- 2014-07-21晉江陳埭古厝迎來中醫義診團 為患者做推拿針灸
- 2013-11-18最美“閩南紅” 古厝驚艷五店市
- 2013-11-13莆田華亭:華僑聚集地 后人籌集資金保護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