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導游曾世康:
激揚坊巷風情
曾世康的講解總能吸引許多游客。
東南網1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雙偉)“最憶市橋燈火靜,巷南巷北讀書聲……”
紅帽子,紅馬甲,繪聲繪色的講解,你很難不被眼前老曾的激情所感染。
和往常一樣,周六下午2點,60歲的曾世康來到三坊七巷。于游客,這里只是一處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街區。而對于他,則是一生的記憶和精神的家園,這里承載著他和家族綿遠的記憶。所以退休后的老曾選擇每周來到這里,當一名義務導游,向游客分享流淌在他心中的坊巷風情。
曾世康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家住安民巷的曾氏故居,祖先在明代搬入三坊七巷,到他已經是第11代了。曾世康從小在這里長大,閩山巷的社火、南后街的燈會書市、水榭戲臺的評話伬唱、花倉前的花市都是他兒時的美好回憶。在三坊七巷崇文重教的氛圍中,他從小下就一手好圍棋。當年大書法家沈覲壽住在宮巷,因為與他家公子同窗,曾世康因此也有幸跟老人家習書臨帖。曾世康的父親是當時城內出名的裁縫,常有吉普車載著老人去體工大隊為運動員量制衣服,當年世界羽毛球冠軍湯仙虎的運動服就是由老人親手做的。安民巷這幢4000多平方米的曾氏大宅,流淌著他童年歡樂嬉戲的時光、中年相濡以沫的歲月、老年兒孫繞膝的溫情……
聽評話、看閩劇、觀花燈,把這些前塵往事加入解說中,誰還能有老曾的深情如許呢!融歷史、文化、建筑、民俗、傳說、掌故于一體,來者既可欣賞到建筑的精美,又可了解福州千年古都的歷史底蘊,三坊七巷的風土人情因而在他抑揚頓挫的講述中,遠去的歷史漸漸變得鮮活起來。
早在1992年,福州開始舊城改造,很多人慕名前來游覽,只要有時間,曾世康就向游客介紹三坊七巷。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老曾拼命“充電”,閱讀大量資料,找專家請教,到南仙茶湯、于山攀講館等傳播福州傳統文化的“沙龍”學習交流……現在,他收藏有1992年至今本地媒體關于三坊七巷的所有報道,三大本厚厚的剪報本,記載了三坊七巷保護和改造的前世今生。2010年,三坊七巷管委會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講解員志愿者,老曾聞訊立即報名。愛學習、博采眾長的曾世康漸漸成了三坊七巷的“民俗專家”,成為坊巷間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我們太幸運了!”福州高級英語導游李榮在博客中寫道。去年大年初二,他帶的美國華裔旅游團,在游客眾多、所有導游都已上崗情況下,三坊七巷旅游部安排曾世康當他們的導游,不想卻收獲了意外的驚喜。他說:“原住民、民俗專家、家住安民巷、從小看閩劇、聽評話長大的曾老先生,帶我們走了一趟精彩的歷史人文之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14福州三坊七巷海絲遺址又有新發現 神秘遺址出土
- 2014-10-24福州三坊七巷將迎來5A景區驗收 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 2014-10-08三坊七巷偶遇漢服"萌娃" 網友:心都酥了 好想抱走
- 2014-09-30“祖國在心中、夢想伴我行”省直機關書畫展在三坊七巷舉行
- 2014-09-15福建增6個廉政教育基地 含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