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構建閩都文化的精神原鄉
A
設立社區博物館 老街煥發新活力
“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100多年前清末詩人王國瑞的詩句生動地展現了三坊七巷南北中軸線南后街的文氣鼎盛與商業熙攘。舊時三坊七巷內居住人群主要以仕宦名門書香門第為主,600多米長的南后街應運而生,成為一條文化商業街,有筆墨莊、裱褙店、文物古董店、花燈店等。隨著三坊七巷的文化式微和歷史滄桑,社區里的居住人群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南后街也一度成為各種小商品和喪葬用品的聚集地。
2007年,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正式啟動,經過5年多努力,共投入資金40億元,基本完成南后街、光祿坊沿線文保、歷史建筑的保護修復和更新建設以及澳門西風貌協調區建設。如今,三坊七巷站在新的起點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文化產業迅猛發展,文化旅游生機勃勃。目前,入駐三坊七巷的文化企業有160多家,逐步成為帶動福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2011年8月,由國家文物局通過評審的全國首座社區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這種新型的博物館展陳方式將城市歷史記憶和文化遺產結合起來,以活態的方式傳承文化。三坊七巷社區博物館正是立足這一基礎,以良好的區位資源優勢,將包括壽山石、脫胎漆器、木雕、金絲楠木和紅木古典家具等一批福建工藝美術行業的優秀代表吸引入駐,以開放展覽的形式將城市記憶與當代文化工藝相結合,也契合了三坊七巷歷史街區中的雅士文化特色,讓歷史街區活起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1-14福州三坊七巷海絲遺址又有新發現 神秘遺址出土
- 2014-10-24福州三坊七巷將迎來5A景區驗收 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 2014-10-08三坊七巷偶遇漢服"萌娃" 網友:心都酥了 好想抱走
- 2014-09-30“祖國在心中、夢想伴我行”省直機關書畫展在三坊七巷舉行
- 2014-09-15福建增6個廉政教育基地 含三坊七巷歷史人物勤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