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人表演原始“采茶燈”
東南網12月12日龍巖訊(本網記者 李凌生 通訊員 吳慶安 陳俊宇黃少航)12月12日,龍巖市新羅區蘇坂鎮美山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當地民間藝術家和老百姓聚集在該村的林氏宗祠,慶?!褒垘r采茶燈 ”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據了解,“龍巖采茶燈”是龍巖市本批次唯一入選該名錄的項目,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選“傳統舞蹈”類目的項目。這種舞蹈源于勞動人民的采茶活動,表現一群天真浪漫的山村姑娘手提茶籃,跟隨精明風趣的茶公、茶婆跋山涉水,上山采茶過程中歡樂的心情及與茶園、花蝶等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景。據傳,采茶燈是280年前,蘇坂鄉美山村林氏十七世祖從當地民間藝人從茶山勞動中提煉舞蹈語匯,吸收當地的民間音樂,融合歌舞、說唱及民間小戲等藝術,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加工、提煉而成,從歌舞到服裝都保留了中原遺風。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采茶燈被當地群眾視為吉祥舞蹈,多在新年、廟會、踩街、喜慶期間表演。
“采茶燈現在既有規模,又有自己表演特色,不單單是走街串巷的廣場舞蹈,已經是可以搬上大雅之堂的藝術精品了”,慶祝會上,作為“龍巖采茶燈”代表性傳承人的黃淑霞非常高興。她表示,希望乘著這次入選“非遺”的東風,把采茶燈繼續發揚光大,“比如說編一些廣場舞給大媽,通過廣場舞去傳承和發揚,還可以讓采茶燈教材進課堂,讓孩子從小接觸采茶燈的藝術”。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蘇坂鎮黨委書記林德文告訴記者,新羅區有關部門很早就將采茶燈注冊為商標,如今,申遺成功使他們對通過采茶燈文化造福當地百姓提供了新的思路?!拔覀兿肜貌刹锜舫蔀閲壹壏俏镔|文化遺產這一張名片,加大對蘇坂的宣傳力度”,林德文說,永定土樓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而蘇坂的愿景是想通過三個結合:農業與文化相結合,文化與旅游相結合,文化與企業相結合,“經過五到十年的打造,形成‘西看土樓群,東賞采茶燈’這么個景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2-11泉州3項目成第四批國家非遺 陳三五娘傳說入選
- 2014-11-18漳州將為“漳緞”申報非遺 研究技藝傳承保護方案
- 2014-10-24非遺進校園 教學促傳承
- 2014-09-15創新裂變讓非遺煥發新生 安溪竹藤編展示受歡迎
- 2014-09-10寧德市32人入選第四批“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