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 通訊員 王惠茹)眼前這張書桌并不是名貴木材,但卻因陳嘉庚先生使用過它,并在它上面著成《南僑回憶錄》而無價,成為嘉庚先生在印尼瑪瑯避難時期的珍貴見證。近日,包括這張書桌在內的一批珍貴物品在印度尼西亞瑪瑯被找到,它們保存完好,被無償捐贈給位于集美的陳嘉庚紀念館,向世人重現一段珍貴歷史。
廈門一次偶遇找到嘉庚避難所屋主
8月23日至29日,集美學校委員會主任助理張志方、聯絡處處長陳勵雄、鰲園管理處處長陳雪花、陳嘉庚紀念館文物保護科周國強一行四人專程到印度尼西亞瑪瑯,向楊震豐先生后人致謝并交接物品。
說來真巧,能促成此行的,竟然是在廈門的一次偶遇。
原來,1942年到1945年間,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曾在印度尼西亞瑪瑯度過了長達三年半的避難生涯,原瑪瑯的巴蘭Palan街(現已更名Hasanudn街)4號建筑,見證了一個重要歷史人物匿居瑪瑯的生活點滴。
陳勵雄回憶說,從2010年,他們就曾來到瑪瑯、泗水追溯陳嘉庚先生足跡,也獲知了這批珍貴物品的線索,然而卻始終無法尋找到屋主。機緣巧合,在廈門與屋主家人一次不經意的偶遇,才成就了此次重要的歷史時刻。
陳嘉庚先生長孫陳立人先生專程從新加坡趕來印度尼西亞,見證這一時刻。中國駐印度尼西亞泗水總領事于紅伉儷,以及印度尼西亞泗水華賢施柏松、廖彩珍、黃啓鑄伉儷、李成然、黃如才伉儷等人也陪同見證交接儀式。
時隔70年嘉庚房間及物品仍在
時隔近70年,陳嘉庚先生曾居住的建筑,雖然已經修葺,房屋煥然一新,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樣。陳嘉庚先生居住過的房間仍在,曾使用過的書桌、衣柜、鐵床、木椅、衣帽架至今仍保存完好,仿佛在向世人述說著那段珍貴的歷史,而這些正是楊家后人無私捐贈給紀念館的珍貴物品。
這原本是荷蘭時期的建筑,當年陳嘉庚先生在黃丹季、郭應麟、林翠錦等人的掩護下來到瑪瑯,并最終匿居于此。后來,楊震豐先生一家租住在這棟建筑,荷蘭時期建筑全部收歸國有,楊家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從政府手里將其買下。由于這座建筑與陳嘉庚先生有著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淵源,所以楊震豐及其后人對這些物品以及陳嘉庚先生居住的這段歷史十分珍視。
楊松山(楊震豐之子)將一套最為珍貴的書桌捐贈給陳嘉庚紀念館,這就是陳嘉庚先生寫出輝煌巨著《南僑回憶錄》時使用的書桌。楊松山說,他與家人遷居泗水后,將一些家具帶到泗水,其母親曾反復叮囑要好好珍惜保存這些物品。因此,雖然幾經搬遷,但始終將珍貴的書桌完好地保存至今。
屋主毛厚勝(楊震豐的女婿)說,這些珍貴物品收入陳嘉庚紀念館,能得到更好的保護,能更好地向世人重現這段珍貴歷史,弘揚陳嘉庚精神。楊家后人數十年來珍藏這些物品,既是對楊家先人的緬懷,更是對陳嘉庚先生居住家中這段歷史的珍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16陳嘉庚紀念館成為“完善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功能試點”單位
- 2014-05-26《陳嘉庚的故事》央視少兒頻道首播 展示嘉庚精神
- 2014-03-13歷史名人Q版漫畫萌翻網友 手繪陳嘉庚林則徐形象
- 2014-02-11陳嘉庚家訓
- 2013-10-23集友陳嘉庚基金會頒獎典禮舉行 453名師生獲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