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三五娘”傳說 洛江文化周展示國家級非遺活態傳承
歷史久流傳廣影響深遠
“陳三五娘”傳說入選國家級非遺
在文化周現場派發的洛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單上,“陳三五娘”傳說的介紹部分中,一幅名為“陳三壩”的照片十分醒目。
記者了解到,這一大壩,是泉州最早的水庫堤壩之一。相傳當年陳三和五娘從潮州回到梧宅村后,熱衷于善事,看到村中農田灌溉需要,就出資在附近修建了這座水壩(位于現臺商區陳壩村),故當地的百姓稱其為“陳三壩”。
“陳三壩”之外,梧宅村至今仍有陳氏族裔居住;當年陳三讀書溫習的“青陽室”仍有跡可尋;20世紀中葉,朋山嶺上還發現了刻有陳三墓志銘的碑石……傳說與多處實景交相輝映,讓人進一步確信“陳三五娘”美好愛情故事的存在。
因悠久的歷史、廣泛的傳播和深遠的影響,今年7月下旬,“陳三五娘”傳說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而在不久前文化部批準實施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中,洛江也被定為以“陳三五娘傳說”為核心保護項目的整體性保護重點區域。
整合保護寶貴資源
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盡管擁有眾多“陳三五娘”相關史跡,也是以該傳說為核心保護項目的重點區域,但截至目前,這些寶貴的資源還尚未在洛江形成有效的整合,更談不上在旅游文化融合發展領域有長足發展。
“無論是傳說入圍國家級非遺,還是全區成為傳說的核心保護區域,都為洛江做好做足‘陳三五娘’這一文化篇章帶來了新機遇。”彭新國說,洛江不僅將以此次縣域文化活動周為平臺,充分展示“陳三五娘”的活態傳承和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還將注重整合保護相關旅游資源,深入挖掘陳三五娘傳說的旅游價值,爭取讓其重新鮮活起來。
事實上,讓“陳三五娘”重新活起來,洛江有深厚的民間傳承基礎。河市南音分會會長陳成芬介紹說,在當地的南音樂譜中,至少有40%與“陳三五娘”的傳說有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25福州上演婚禮創意文化周 舉辦各類婚禮分享沙龍
- 2014-08-18古早禮娶親 石獅文化周閩南婚俗文化展引人入勝
- 2014-08-05“文化之都?山海泉港”文化周彰顯三大亮點
- 2014-07-28“東亞文化之都?泉州”泉港文化周正式啟動
- 2013-03-29貴陽孔學堂“清明文化周”活動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