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百名圍頭新娘攜臺灣新郎回娘家 2014-08-04 08:26:07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昨日,海峽兩岸伉儷在晉江圍頭村海域放飛孔明燈,許愿祈福過七夕。 (張九強 攝) 昨日是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節。如今,七夕節受年輕一族青睞的程度不亞于西方情人節,“浪漫經濟”一片火熱。一些企業、單位也利用這一節日,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單身公益派對、情侶互動游戲、科普宣傳……引導人們過一個既浪漫又充滿愛的“情人節”。 本報訊(記者 黃祖祥 通訊員李玲玲)昨日是我國傳統的“七夕”,120多位遠嫁海峽對岸的“圍頭新娘”帶著伴侶、孩子回到晉江金井鎮圍頭村,參加第三屆海峽兩岸(晉江圍頭)七夕返親節,集體在娘家度過這個特殊的“情人節”。 圍頭村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大金門島最近的地方。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如今這里的村民與臺灣已經有142對新人喜結連理,成為“兩岸通婚第一村”。據不完全統計,金井鎮22個村(社區)就有超過600戶兩岸結親。 在此次返親節上,金門縣陳坑陳氏宗親會8位代表前來圍頭尋根,并進行族譜對接。據史料記載,金門陳坑陳氏家族始祖,于宋朝自圍頭渡海徙居金門。 昨日下午,在中心市區新華北路中閩百匯商場內,鯉城區總工會舉辦的“浪漫七夕見證愛情”七夕系列活動,讓參與活動的15對情侶的感情又增進一層。(記者王麗虹 李凱龍 林勁峰 實習生 林玉穎 攝) 情侶走鵲橋共賞“夫妻魚” 本報訊(記者 王麗虹 戴涵琦 實習生林玉穎)昨日是七夕節,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七夕日邀您西湖共賞‘夫妻魚’,2014年兩岸攜手保護‘中國鱟’活動”。活動現場通過視頻連線互動、夫妻情侶走鵲橋、歌舞表演等形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 為什么選擇七夕舉行保護中國鱟的科普活動呢?活動主辦單位泉州市濕地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鱟又叫夫妻魚,具有節日的象征意義。雌雄鱟在春夏繁殖之際,一旦結為夫妻,便形影不離。雌鱟常常馱著瘦小的雄鱟蹣跚而行。如果捉到一只鱟,提起來就是一對,雄鱟會緊緊抓著雌鱟而同時被抓,所以中國鱟還有“海底鴛鴦”的美稱。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一處精心布置的鵲橋,不少夫妻及情侶牽手共走鵲橋并拍照。李先生和妻子結婚十幾年,看到鵲橋,兩人趕忙讓女兒用手機幫他們拍照留念。李先生說,他和妻子都是湖北人,在泉州上班,女兒讀初三,趁著周末出來逛逛,他和妻子感情一直挺好,晚上一家人打算到外面共進晚餐。 情侶涂鴉共繪愛的T恤衫 昨日在市區新華路中閩百匯商場,15對夫妻、情侶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愛情表白”,他們在白色T恤衫上進行創意涂鴉,共同繪出美滿幸福的生活。 現場除情侶涂鴉共繪愛的T恤衫外,還進行牛“攬”織女、愛的距離、擁抱大考驗等趣味活動。 (劉波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