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改擴建第一水源正式通水時,八尺門海堤及海堤上的向東渠渡槽將被拆除 (李昌乾/圖)
向東渠將拆除,曾參加過八尺門渡槽建設的林老滿懷不舍 (蘇凱芳 攝)
向東渠從東山島一路延至云霄,八尺門渡槽拆除后將失去輸水功能 (李昌乾/圖)
□早報記者 蘇凱芳
再過一段時間,進出東山時,我們再也看不到屹立在八尺門海堤上的渡槽。八尺門,是漳州東山島通往大陸的咽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為了改善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已服役51年的八尺門海堤將作出讓步,同時讓步的還有海堤上那段向東渠渡槽。
目前,東山縣已正式啟動八尺門海堤貫通工程,連接東山島與大陸的八尺門海堤及向東渠都將拆除,同時啟動兩側海域的清淤整治工程。海堤拆除后,東山島將從半島變回全島。目前,向東渠仍在服役,東山改擴建第一水源正式通水之時,就是八尺門海堤及向東渠功成身退之日。
如今
萬畝養殖基地成歷史
往日繁忙景象難再現
在八尺門海堤渡槽墩下,經常能看到一位白發老人的身影,他叫林福水,今年88歲,曾參加過八尺門渡槽的建設,當聽聞海堤將拆除后,總會一個人默默地走到這里。
“當時東山的每個村都參與了向東渠修建,5個生產隊負責1根槽墩,建設周期為1年,其中包括了從山里采石、打磨、搭建等。”老人自豪地指著20多米高的槽墩說道,“在沒有中型起重機械的條件下,全都靠人口來完成,磨破皮、磕出血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為了建設這一偉大的工程,大家仍然士氣高漲。”渡槽墩經過幾十年的風吹日曬,早已泛黃,上面布滿了發黑的水漬。如今要拆除,老人滿是不舍。
八尺門邊防派出所教導員吳青云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八尺門海堤兩側海域建成了東山最大的海上萬畝養殖基地,各種漁排整齊有序地排列在海堤兩側,等到收獲季節,八尺門碼頭熱鬧非凡,往來的車輛絡繹不絕。但五六年前,隨著拆除海堤的聲音不斷傳出,這里的漁民為了尋找更好的養殖地,漸漸地從海堤兩側撤出,如今海堤兩側的漁民已經所剩無幾。在八尺門古渡口,簡易搭蓋的臨時攤位也荒廢許久,再也找不到往昔的繁忙景象。
往昔
建海堤連東山島內外
修水渠從云霄引水來
據當地后林村村民阿輝介紹,八尺門原是一個老渡口。1954年前,東山島與大陸的交通往來就靠老渡口的人力擺渡,但由于渡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工農業生產的日益發展。東山是福建最南端的海島縣,境內既無高山,也沒有湖泊河流,屬極度貧水區。在老東山人的印象中,以前喝水,常常要跑到很遠的地方挑水,干旱時,還要特地坐著渡船到云霄、詔安運水過來。
修建海堤或者大橋讓海島連接大陸成了當時所有東山人迫切的愿望。但是八尺門海峽狹窄,海底地質是殼砂及雜色硬黏土與巖石層混合體,水深流急,海潮朝夕漲落,建橋施工困難大,造價高。建海堤則基礎地質條件好,可以充分利用東山海邊巖石多、粗砂多、運輸船只多,可以發動群眾,工程進展快,投資省。因此,確定了建海堤方案。
1961年6月,全長620米的八尺門海堤建成,成為繼廈門高集海堤之后,福建省第二條連接大陸的海島海堤,東山由全島變半島,海堤上修建一條兩車道的公路,至此,汽車可以直接開上東山島。
八尺門海堤建成10年后,為了解決東山缺水問題,東山、云霄兩縣共建向東渠,成為東山的重要水源。向東渠跨山越海,全長85.81公里,僅次于全國聞名的“紅旗渠”。而入島的向東渠渡槽必須從八尺門海堤上通過。1973年,八尺門海堤上筑起57座向東渠渡槽墩,云霄淡水通過渡槽墩引入東山。至此,東山工農業開始大發展。
進展
拆除與否已討論多年
新水源樞紐通水即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八尺門海堤日漸成為省道的‘卡脖子’路段。”東山縣政府一工作人員如是說。一名經常出入東山的司機介紹:“以往從八尺門海堤公路進東山時,整條線路彎道多、坡度大,路況很差,常會堵車。”因此,東山急需建設新的交通樞紐。2005年,在離八尺門海堤下游不遠處新建的八尺門跨海大橋通車后,八尺門海堤被封路,失去了交通功能。之后,東山又興建了連接詔安的大產大橋。兩座大橋完全滿足了東山島與陸地的往來需求。
早在2004年就已在討論的是否拆除海堤的事情也漸漸明朗化,但由于海堤上屹立著連接東山至關重要的水源向東渠,拆除海堤也會影響到水源的問題,這意味著必須建設新的飲水工程。東山縣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八尺門海堤渡槽雖然是向東渠引蓄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40多年運行,工程已老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2005年投建的東山第一水源改擴建工程目前已試通水成功,第二水源建設工程也于去年正式啟動。
八尺門海堤貫通工程指揮部工程師陳志忠說,東山第一水源改擴建工程雖然目前已試水成功,但仍存在一定的小問題。他表示,這些都是在可控的范圍內,只要新的水源樞紐通水,拆除海堤工作就可以立即開始,不過,目前仍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
對于八尺門海堤的拆除,東山文化人士曾提出異議。東山縣博物館原館長陳立群認為,八尺門海堤的跨海渡槽凝聚了當年建設者的汗水與熱情,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價值。在他看來,并不主張拆除。但另一方面,八尺門海堤下無涵洞,東山灣和詔安灣的海水不能互通,加上近年來網箱養殖發展污染嚴重,使得八尺門海域海水日趨富營養化,生態環境日益遭到破壞。因此,縱觀全局,不得不讓步。
未來
機械拆除石頭可再用
整個工期預計一年多
據了解,2008年開始,云霄、東山、詔安等地聯合對八尺門海域養殖業進行全面清理,保護海域生態。根據“東山縣八尺門海堤貫通工程”規劃,工程分為三期,一期工程為423米八尺門海堤、558.6米向東渠拆除及拆除過程中分步清淤,新八尺門大橋基床防護、海域兩側護岸建設等。陳志忠說,之前的拆除方案中,曾有提出過對槽墩進行爆破,但出于對附近居民建筑的安全考慮以及為節省拆除資金,整個拆除工程將采用機械拆除。拆除下來的槽墩石頭將被合理利用于其他工程項目建設,不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預計整個拆除工程需要1年多的時間。
陳志忠介紹,海堤拆除后,東山將恢復成名副其實的島嶼,有關部門還將在海堤兩側采用吸泥船清淤。因詔安灣漲潮時早于東山灣,潮位也高出東山灣1米多,八尺門海堤打開后,漲潮流將從詔安灣流向東山灣,落潮時則相反,從而使兩灣海水得以交換,生態環境將得到改善。待海堤環境逐漸恢復后,此處海域也將被重新規劃。
八尺門渡槽拆除后,連接渡槽兩側的向東渠也將失去輸水功能。云霄縣陳岱鎮正規劃將向東渠融入金湯灣景區,在打通后的八尺門附近海域修建度假游艇碼頭,全力打造“南中國溫泉圣地”景區。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4-03-28東山縣開展水生野生保護動物執法檢查
- 2014-03-28東山開展“守護碧海銀灘,共創富美東山”活動
- 2014-03-25東山縣供電公司開展“學雷鋒扶貧愛老”活動
- 2014-03-24東山環保志愿者開展“保護海洋環境?整治海漂垃圾”活動
- 2014-03-21東山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