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兩村落新晉“國字號”
龍海埭尾村和平和鐘騰村,入評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
龍海水上古民居(資料圖)
榜眼府外景(資料圖)
東南網12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蘇禹成 楊清竹 戴江海 文/圖)“國字號”歷史文化民村,漳州新晉兩個:龍海東園鎮埭尾村和平和霞寨鎮鐘騰村。一處相依九龍江南溪河畔,因精湛的紅磚古厝群被譽為“閩南第一村”,一處藏在深山,因榜眼府第、精美土樓等聞名遐邇。
日前出爐的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名單,無疑給漳州古村秀水點了個大大的贊。
而此前,漳州有平和九峰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至此,漳州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增至4個。
【風貌】
龍海埭尾村:水上古民居 漳州最大最完整
“有埭尾厝無埭尾富,有埭尾富無埭尾厝”,這句話,贊的就是龍海東園鎮埭尾村的古厝群。
埭尾村古厝群,由200多座紅磚古厝組成,是漳州市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譽為“閩南第一村”。
這些紅磚古厝坐向、外形、大小近乎一致,如果沒有村里人指點,外來者肯定認不出哪家哪戶,甚至會迷路。古厝之間,邊門對著邊門,中間僅隔一米多寬,當所有的邊門一齊打開時,一條從村頭連到村尾的便捷通道就這樣形成了。村民們稱,遇上雨天,不用帶傘,經這條通道,走遍全村都不會淋濕。
全村四面繞水,古榕遍村,有著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村口“三王公”廟里的神明,據說,是古時候發大水從南溪上游漂流到此,被村民撿起來的,從此定居此處,佑護這一方淳樸的百姓;一棵棵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樹,橫跨在河流上,仍然郁郁蔥蔥、枝繁葉茂。
沿著埭尾村村道信步,整齊劃一的布局,坐南朝北的朝向,大小一致、風格相同的明清古厝,歷經百年風雨,雖歷經風雨仍然美輪美奐。每一座房屋都是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紅瓦屋面,石砌墻體,木雕、磚雕、泥塑、梁拱窗花,獨具匠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1安溪湖頭鎮獲評“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 2014-03-04福建省將改造提升10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景觀環境
- 2012-10-09歷史文化名鎮杉洋發現宋代摩崖石刻《龍井記》
- 2012-03-23古田縣杉洋鎮將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已劃定核心保護區
- 2012-02-03南靖梅林鎮躋身福建歷史文化名鎮 漳州唯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