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六代同臺 戲迷大飽眼福 2014-02-10 10:17?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梨園戲建團六十周年經典劇目展演開鑼上演,由六代梨園戲傳承人同臺演繹的傳承版《陳三五娘》首先拉開序幕。 |
陳三五娘這對才子佳人,就是在元宵相識的。 早報訊(早報記者 陳玲紅 吳嘉曉文/圖)昨晚7點30分許,伴隨一聲鑼響,梨園戲建團六十周年經典劇目展演開鑼上演,由六代梨園戲傳承人同臺演繹的傳承版《陳三五娘》首先拉開序幕。 演出者最年長的77歲,最小的僅17歲。首場演出吸引了來自加拿大、法國和北京、上海的中外戲迷500多人。 臺上藝術家,左一為77歲最年長的蔡婭治。 六代人同臺飆戲 《陳三五娘》是梨園戲最具代表性的看家傳統劇目,昨晚六代演員同臺演戲,贏來觀眾喝彩聲聲。蔡婭治在第四場反串陳三一角,第四場的《磨鏡》她已50多年沒演過了。 17歲的陳珞年紀最小,學這出戲僅半年多,昨日下午2點多便提前到團里化妝、排練。 中外戲迷捧場 外地戲迷多年追捧 觀眾席上座無虛席,不僅有法國、加拿大的老戲迷,還有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戲迷,自發組織前來觀看。在這支50多人的隊伍中,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大連、蘇州等地戲迷,他們通過微博、微信自發組織前來。多數人特地請假五天,計劃把這次展演一次看個夠。 據“海清歌”網友介紹,他們自2012年開始,每年元宵都會來泉州觀看梨園演出,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他介紹,2005年他在上海第一次看《董生與李氏》后,便被梨園戲深深吸引了。2012年,他得知泉州每年元宵時都有梨園戲展演,便在微博上發信息,召集戲迷一同前來。 上海丁女士是個專業戲迷,觀看過多個戲種,在她看來,梨園戲融合地方戲和京劇的長處,既有大戲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程式(即動作、表情),又比大戲接地氣,更生動、鮮活。 《陳三五娘》這一出戲,過去要花七天七夜才演得完,后來經過再加工,演變到了如今的數小時時間。 演出日程: 正月初十 晚上7點,錫劇傳統折子戲與梨園戲《劉智遠》聯合演出。 正月十一 下午3點,梨園戲《朱壽昌》。晚上7點半,梨園戲《胭脂記》。 正月十二 晚上7點半,梨園戲《節婦吟》。 正月十三 下午3點,傳承版《董生與李氏》。晚上7點半,原版《董生與李氏》。 正月十七 晚上7點半,梨園戲《王魁》。 (來源:東南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