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柱用高速鉆進行作品現場創作
東南網莆田12月24日訊(本網特約記者 蔡建財 文\圖) 一樁平凡無奇的樹根,也可成為一件上等藝術品,對動物、花鳥創作情有獨鐘,雕刻出來的各種動物、花鳥質感好、形態逼真,可謂栩栩如生。他就是莆田步金木雕廠創辦人、“福建省中級美術工藝師”吳景柱,一位在莆田木雕行業動物、花鳥雕刻方面工藝獨具一格的根雕藝術家,由此,廣受業內人士好評。
吳景柱,現年40歲,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七步村人,自幼酷愛藝術,15歲開始跟隨當地民間藝人走上木雕技藝之路學藝,剛開始在本地宮廟從事古建筑木雕,多年后轉為根雕,在福州等地幾多輾轉。經多年努力,1998年24歲的吳景柱回鄉創辦步金木雕廠,他是拱辰辦七步村第一個從事根雕行業也是為數不多的。步金木雕廠廠房位于黃石鎮橫塘村,毗鄰莆田工藝美術城東側門,廠房門口一件大型貔貅根雕作品十分搶眼,常常吸引途經工藝愛好者駐足觀看,成為莆田工藝美術城東側門一道獨特景觀。
吳景柱用電鋸對樹根大刀闊斧切割
據悉,吳景柱曾跟隨多個各具不同特長的木雕工藝師傅學過藝,涉獵較廣,他能夠活學活用,做到博采眾長,最后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吳景柱頗具靈氣,一門心思學工藝,所以,木雕技藝長進快。15年來,他所雕刻的各種花卉含苞待放、圓潤豐腴,無不透露著一股盎然生機,鳥兒姿態各異,在花叢中顯得格外生動、活潑,朝氣蓬勃,觀之仿佛能聽到鳥語聞到花香,形成了一大亮點。業內人士稱,他所雕鏤作品玲瓏剔透,作品呈現出精致細膩風格,展示了根雕藝術家刀工以及對精雕細刻手法的追求。因為作品工藝精湛,造型獨特,國內工藝品展覽大賽獎項開始光顧吳景柱。2009年12月,吳景柱參加“首屆福建省工藝品雕刻(木雕)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優秀獎;2013年10月,參加“第七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這一次大賽吳景柱可謂碩果累累,3件作品喜獲大獎,根雕作品《觀音》榮獲金獎,作品《覓食》榮獲銀獎,作品《滿江紅》榮獲銅獎。
吳景柱根雕作品中“吉祥、和諧”主題作品吸引了記者的目光,比如十二生肖造型的《歲歲平安》、公雞母雞小雞造型的《全家福》,還有《三羊開泰》等等,都有一種中國傳統的“家文化”蘊藏在里面,作品洋溢著“家”的熱鬧氣氛,冷冬時節看了倍覺溫馨。
吳景柱根雕作品《全家福》
采訪中,吳景柱告訴記者:“動物、花鳥雕刻不僅是技術活,還是精細活,需要一百分的耐心,需要坐功,這個沒有十多年的打磨是做不到的。”正因為十多年的打磨,所以吳景柱做到熟能生巧。采訪中,記者發覺吳景柱思維極其敏捷,所以,他對作品現場構思快,創作速度也快。
由于吳景柱根雕技藝獨具一格,半年前,一云南省年輕小伙子特地跨省遠道慕名前來莆田步金木雕廠找吳景柱學藝,半年來,這一位來自西南邊陲學徒的根雕技藝長進了不少。
據吳景柱介紹,近6年來,其步金木雕廠發展比較迅速,對此,吳景柱有一番感慨,“根雕技藝提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人、朋友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莆田工藝美術的大環境改變了,政府更加重視了,工藝師個體的發展真的離不開莆田木雕行業大環境的完善,離不開政府的重視。”
吳景柱現在也在著手培養新生力量,他也希望根雕傳統工藝能夠薪火相傳做到推陳出新。“新生力量具有創新思維,出的作品都很獨特、有創意,只要做好傳、幫、帶,相信他們會進步很快,并盡快成長起來的。”吳景柱如是說。一向坦率、熱忱的吳景柱對莆田的木雕行業前景充滿信心。
吳景柱根雕作品《雙龍戲珠》
吳景柱根雕作品《雙鷹》
吳景柱根雕作品《三羊開泰》
吳景柱根雕作品《金玉滿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0藝術家展示素顏芭比:臉頰松嘴唇薄眼袋厚(圖)
- 2013-10-30藝術家將住“蛋殼屋”內 旨在警示氣候變暖(圖)
- 2013-10-29美藝術家庭院中展出自制變形金剛
- 2013-10-29英藝術家創意打造漂浮“蛋殼小屋”
- 2013-10-29藝術家將住“蛋殼屋”內 旨在警示氣候變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