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什么內容
字詞句文章都有
在正式收錄國家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之前,省教育廳、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福建庫)建設,與泉州師范學院數據庫建設團隊對接,將南安設為試點,對其進行了紙本驗收。所謂紙本驗收,就是選取7名南安腔閩南語發音人,分別是老年發音人2人(男、女),青年發音人2人(男、女)、地方普通話3人(水平較高、水平居中、水平較低),讓他們每個用閩南語讀出1000個字,1200個詞語,50個句子及若干篇文章,并用閩南語交談。來自福建省語言文字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會對他們的讀音轉注漢字,并用國際音標進行標注。
目前,南安庫試點建設已于9月確定7名發音人人選,11月9日完成紙本調查,將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對7名發音人進行錄音錄像,2014年3月25日完成資料錄入整理并上報省語委驗收,2014年5月如通過國家驗收則順利完成南安庫試點建設任務,也就納入國家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
為什么選南安
南安腔更為純正
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調。同是閩南語,但腔調很多,為何選擇南安作為試點的縣市呢?據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福建省語言資源有聲數據庫建設領導組副組長林華東介紹,“南安是泉州最早建市的地方,是閩南文化的核心區之一。泉州市區由于人員流動性大,與其他語言語調相互摻雜影響,相比較之下,南安本土的閩南語更為純正。”
林華東介紹,泉州方言屬于閩語中的閩南方言,在漢語諸方言中,閩語是最為復雜的一支,亦是最具特色的一種方言,從繼承性看,閩語保存了漢語其他方言所沒有保存的古漢語語音、詞匯和語法方面的一些重要特征。
怎么選發音人
在外不超過兩年
此次,南安腔閩南語發音人向社會上公開招募,面向南安老城區及溪美街道各村居,老年發音人要求出生時間限定為1941年至1950年之間,青年發音人出于時間限定于1971年至1980年之間,同時要求20歲之前都要在城區生活,之后也沒有到外地連續生活、學習、工作超過兩年。
經過嚴格的篩選,最終從30多名候選人中遴選7人,這7人的職業并不固定,有街道干部也有退休教師。林華東介紹,遴選時,許多市民得知自己的聲音和容貌可以流傳千年,都十分踴躍、熱心地報名。在明年的晉江、石獅腔閩南語發音人的遴選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進來,這樣選擇面更廣,錄入語音庫的質量也能更好。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12唱鄉音訴鄉情 安溪龍門南音藝術團譽滿印尼
- 2013-10-29時隔280年泉州民間藝人再入越南上課 匡正南音
- 2013-09-30泉州南音之家傳承千年雅樂 曾赴印尼傳授南音
- 2013-08-19翔安新店65歲老人郭再發免費教孩子南音 自制樂器
- 2013-06-03泉州南音曲目首獲國家級純音樂賽事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