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往事說泉州 濃縮百年風華市井百態(圖) 2013-06-08 09:58? 潘登?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船巷,作為湖頭的交通史和文明史的見證,它永遠烙印在湖頭人和海外游子的記憶中。 |
洛陽橋上祭海神風俗 繁華褪去 靜謐永在 雖然雕欄畫柱相似,騎樓洋窗宛然,但洛陽街有著與中山路截然不同的氣息,趕潮的漁人挑著魚簍,擔水的婦人晃蕩著水桶,買菜的漢子擔著菜擔悠然地從街中穿過,灑落一地與陽光爭輝的水暈,空氣里彌漫的咸腥與沿路寺廟中的香氣夾纏一起,遙遠的歷史和切近的生活在這里總讓人覺得濃得化不開。 與中山路俯拾皆是的老字號不同,這里的鋪子大多傳統、低調又老舊,擺滿布匹供人挑選后裁衣的裁縫店、落滿棉絮的彈棉花店、門口擺滿傳統蜜餞的食雜店等懷舊的店鋪在古街上絲毫不顯落伍,優雅小資的奶茶店、琳瑯滿目的進口食品店在這里也根本不覺突兀,見多識廣的古街自有辦法將萬象包羅,小心排列,妥當安放。 或許真的只有本地人才能在同樣斑駁的店家中熟門熟路地找到地道的洛陽江子魚和本地海蠣,手藝最好的理發店和最老牌的中藥鋪子,但即使你只是個匆匆的過客,也會被店門口那些真誠恬靜的笑容感動,沉浸在江濱長風與南音繚繞的靜謐空氣中,像時光一樣,在這里賴著,不肯走。 老街名片 洛陽街貫穿臺商投資區洛陽古鎮南北,一端與洛陽古橋相連,一端與324國道相接,因全長三里又被稱為“三里街”,始建年代約在唐天寶年間,因在民國期間同樣興建起富有南洋風情的連排騎樓并至今保存完好,而有“小中山街”的美譽。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