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往事說泉州 濃縮百年風華市井百態(圖) 2013-06-08 09:58? 潘登?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船巷,作為湖頭的交通史和文明史的見證,它永遠烙印在湖頭人和海外游子的記憶中。 |
泉州古街 不完全名錄 泉州南門聚寶街 聚寶街位于泉州舊城區南部,北起萬壽路,南至廠口旱閘,全長約400米。“聚寶”有“匯聚奇珍異寶”之意,因街尾位于刺桐港與陸地連接處,所以自古就是外來貨品最集中的銷售地,如今街兩旁皆是鳳凰樹和異國風情建筑,懷舊氣息濃郁。 晉江安海三里街 安海三里街南起水心亭,北至龍山寺,全長約三里。由于臨近渡口,民國前,漁民常在此沿街販賣鮮魚,當時俗稱“賣魚街”。民國初年,改名“中山路”,但當地人多稱其為“舊街”,可惜由于鎮區改造,老街舊貌已變。 德化上涌杏仁街 位于德化上涌的這條古街,雅名翰林街,全長兩三百米,沿街皆是雙層店面,約有70多家店鋪,保存較為完好。因這帶原有一顆古銀杏樹,古地名又為“杏仁坪”,所以俗名“杏仁街”。街道形成于民國初期,地面全部由鵝卵石鋪就,路面上還有一幅小石子筑成的“八卦圖”,平添一份神秘。 惠安輞川古街 輞川古街從輞川古鎮大橋頭一直延伸到東城門,分為西街、上路街、中街、蟶埔街、桂林街、魚兒街、東尾頭街,全長1000多米,約有大小店鋪500間,在古代有“萬城”之美稱,至今保存完好。 石獅蚶江一線天街 石獅蚶江古街名叫“一線天街”,有趣的是,與之常年端午對渡的鹿港有一條“不見天街”,深刻印證了閩南的同根、同源性。蚶江一線天街形成于宋,全長370米,共有店面108間,分為頂街頭、中街、三姓街三段,還保留著典當埕(典當鋪)、夯鰳井巷(魚攤)、錢莊、牙行、帆寮等遺址。 老街名片 安溪大坪,俗稱“小上海街”。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位于安溪大坪鄉大坪村展翅烏鴉穴地。該街為“地下渠暗出水的T字形街道”,橫街長19丈(63米),豎街28丈(93米),街寬8.9尺(3米),有店鋪68間,現仍保存有“乾芳勝記”、“合吉元記”、“奇峰瑞記” “源發致記”、“花苑信記”等由書法書寫的店門店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