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往事說泉州 濃縮百年風華市井百態(圖) 2013-06-08 09:58? 潘登?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船巷,作為湖頭的交通史和文明史的見證,它永遠烙印在湖頭人和海外游子的記憶中。 |
老修表店里的修表師傅 “吃水不忘十三碣” 五里街十三碣是著名的商貿之地,其中與康熙皇帝的寵臣林興珠(俗稱林侯),有密切關系。 1684年,康熙皇帝要在第二年游玩福建,也想到永春巡游。當時,永春最為熱鬧繁華的地方是從真武殿到豐岑頭一帶,這是康熙皇帝來永春到林興珠家鄉必經之路。當時,銅鼓山西側山崩泥沙流失,淹沒古驛道和溪仔坂。林侯覺得這樣很不雅觀,下令將豐岑頭朝溪仔坂方向的陡坡砌筑成碣,小溪坂田埂裁彎取直,從豐岑頭街通往許港碼頭處,用溪卵石砌筑成石階,石階總級數為十三級,俗稱十三碣。全部石階高2.2米,寬4.4米,上寬下窄。林侯修建十三碣,暢通五里街商旅往來,繁榮豐岑頭街,十三碣周邊也成了繁華的集市。 從十三碣下行到溪仔坂,道路兩旁店鋪林立,多數是兩層樓房,其中客棧就有十多間,供往來客商居住,還有幾十間雜貨店,批零都有。海客巷路邊還有一口四角井長2.2米,寬1.8米,水源豐富,水質優良,一年四季流不盡甘甜的井水,可供四五百人飲用。周圍的居民至今仍在使用。 十三碣繁華的商貿之地雖已不再風光,但往日用溪卵石砌成的十三級臺階仍然存在,上面還鋪蓋了水泥,雖然多數人飲用了自來水,但十三碣的四角井水仍有許多人喜歡,滋養著一方人。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