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厝的草根守望 2013-05-30 14:54? 林蔚 林熙 薛紀天?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老厝,承載了福州2200年的歷史文化,沉淀了福州人對家園的眷戀之情。 |
老建筑會因此新生嗎? 但是,對老建筑的保護依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以晉安區的竹嶼陳氏大厝為例,大厝占地約5000平方米,為三縱兩進深夾兩路花廳的大宅,體現了近代福州民居中西合璧的特色,陳氏一族亦是名人輩出。在2011年的橫嶼組團項目二期房屋征收工作中,這座民居已被丈量面臨拆遷,直到今天,仍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盡管福州市在2008年10月就出臺了《福州市區優秀近現代建筑保護規劃》,但現實卻令人擔憂。“過一段時間就拆一點,許多老建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消失了。”薛紀天說。 “無力感很明顯。一方面覺得自己以及我們這個團體本可以做更多,另一方面也感嘆各種各樣的不足和阻力造成我們即使去做了也無法取得滿意的結果。”張繼州說。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無力感,林軼南強調他們現在所做的不是“守護”福州老建筑,而只是形成一股草根的民間力量。 在林軼南期許的理想模式中,政府、民間力量(特別是原住民)、規劃方的三方力量應該形成相互制衡,共同參與到老建筑的保護工作中。 在這個草根社團的努力下,似乎已能感受到些許福州老建筑保護春天到來的氣息。 在臺江上下杭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前期調研中,第一次有民間志愿者參與到了福州文物保護規劃的修訂中。“志愿者都是福州本地的學生,而且他們進行了民間入戶調查。原住民對于老建筑的了解和感情對于保護工作來說很重要。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林秩南認為。與此同時,“福州老建筑百科”網站的專業性,也吸引了政府有關部門,希望其可以提供資料。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