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木偶成文化典范 傳承經驗將全球推廣
http://www.caoliu14.com?2012-12-21 16:11?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廈門大學學生體驗木偶制作
科班教學
培養優秀傳承人
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相關概念,“人才培養計劃”包括三類人才:專業后繼人才的培養、潛在后繼人才的培養和后繼欣賞者的培養。欲入選“優秀實踐名冊”,在上述三類人才的培養上必須能夠提交優異的“成績單”。
在專業后繼人才培養方面,兩個劇團均與藝術院校聯合培養接班人。市木偶劇團分別于1978年、1992年、2007年與泉州藝校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并于2011年與上海戲劇學院聯合招生。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也相繼培養了三批科班人才,“劇團總共30多人,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下,他們當主角演大戲挑大梁,得到各地專家的肯定。”洪世鍵說。
三位一體
保護傳承傳播木偶戲
與幼兒園、中小學、大中專院校等交流互動,開設興趣班和藝術教育基地,經常到校園演出……兩個劇團注重潛在后繼人才的培養。藝術需要傳承人,也需要欣賞者。為了培養后繼欣賞者,市木偶劇團經常舉辦大型演出,在港澳臺舉辦興趣學習班,遠赴世界各地作專場演出。據統計,市木偶劇團的腳步已經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精彩演出的熏陶下,木偶戲欣賞者遍布全球。
“保護、傳承、傳播三位一體,這是能夠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的重要原因”,王景賢說,泉州提線木偶戲在這幾方面的成績斐然。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