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劇《趙氏孤兒》是我國首部悲劇木偶戲
12月6日,早報A21版報道“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這是目前中國唯一入選此名冊的非遺項目。福建木偶戲包括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和漳州布袋木偶戲,其中泉州的木偶戲“唱主角”。
泉州市高度重視文化傳承與建設,申報過程中有何動人故事?參與申報的兩個主角——泉州市木偶劇團和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有何先進經驗,值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推廣?近日,早報記者采訪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和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團長洪世鍵,為您揭秘背后的故事。
【申報過程】
受邀表演引起轟動
2005年,泉州市木偶劇團應邀赴聯合國總部表演,期間聯合國總部的工作人員對惟妙惟肖的提線木偶戲表演贊不絕口。隨后幾天,劇團又到耶魯大學等高校巡回演出,所到之處,贊譽聲不絕于耳。當時很多人問起是否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王景賢心里那根弦被觸動了,他琢磨著為泉州木偶戲申報“優秀實踐名冊”。
在泉州市大力支持下,2008年,市木偶劇團制作好申報文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以“中國木偶”的名義“捆綁”申遺。不久,福建省文化廳提出以“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為名,并由福建省非遺中心為主,聯合泉州市木偶劇團、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漳州市木偶劇團“捆綁”申遺。
2008年起,申遺之路踏上正軌。
撰寫文本,拍攝視頻……三個劇團全力以赴為申遺做準備。由于此前無人研究著述提線木偶戲、南派布袋戲及北派木偶戲等三個劇種的歷史和價值,因此漳州方面在撰寫文本時遇到不少困難。此時,王景賢編著的《指掌乾坤》一書解了燃眉之急。原來,《指掌乾坤》對南派布袋戲和北派布袋戲的淵源和關系作了深刻論述,這本書在關鍵時刻起了“指點迷津”之作用。
經過三年多努力,福建木偶戲終于“修成正果”,入選“優秀實踐名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