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大屏幕前,觀看幾千年前武夷山的地質構造;5D動感平臺再加上搖擺座椅感受時空穿越……在武夷山茶博物館數字媒體綜合展示大廳,觀眾得到了全新的體驗。
體驗者的愉悅日
16日下午,“印象大紅袍”演出入口附近,一排LED數碼柱不斷變換著茶博會的背景圖,吸引著游客徐濤的眼球。沿著樓梯上行,就走進了提升改造后的武夷山茶博館。
看過弧幕影院關于武夷茶的介紹,徐濤來到邊上的半景墻展廳。推車的茶農、負重行走的馬匹,栩栩如生在屏幕上活動著,武夷茶全盛時期的茶市場景讓小徐覺得頗為震撼。幻影成像區,大紅袍母樹生長環境以及無性繁殖的場景立體呈現。
來到5D影院,徐濤帶上3D眼鏡,坐在大屏幕前,觀看幾千年前武夷山的地質構造;坐在搖擺座椅上,不同方向的風吹來,全方位感受時空穿越。“未來還會增加雪花飄落、茶葉清香等,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更真切。”提升改造項目負責人說。
這個數字茶博物館,布館面積2600平方米,采用先進數碼技術演繹和表現武夷山茶文化。在茶博館一樓偏廳和二樓,采用傳統布館手段,設有歷史淵源、制作工藝、茶俗茶藝、歷代茶具、流通和傳播5個展廳。
雖說此前徐濤曾經通過網絡看過《大王與玉女》、《大紅袍的故事》等體現武夷山文化的動漫片,以及《武夷源武夷緣》微電影,但來到武夷山既能真正看到秀美的自然風光,又能現代化地感受武夷茶文化,讓徐濤覺得不虛此行。
出了茶博物館,徐濤順便來到印象大紅袍創意集市。這里售賣一些旅游紀念品。徐濤看中了一款“放下衫”。“看過演出,‘放下’是整場演出的主題,買回去做個紀念。”
這個創意集市,去年5月開張,主要從事演出衍生品的開發。“與演出相關產品只占全部商品的不到20%,銷量卻占了40%,所以我們要加快相關產品的開發進程。”產品開發部門負責人陳宇表示。
風情茶苑是武夷山茶館比較集中的地方,徐濤慕名而來。琴韻閣茶館的古箏聲吸引了徐濤。彈古箏的王穎身材高挑,確實地道的武夷山市下梅村人。家里做茶,她也在浙江麗水開了家茶館。為參加茶博會,她從麗水趕回武夷山,出了車站,就直奔茶館找教古箏的張堯老師。“開茶館,就會想著要有能體現茶文化的特色的東西,和人聊起如果會彈琴就好了,后來就認識了張老師,開始學古箏。在麗水那邊,我這手吸引了不少客人。”琴韻閣賣古琴古箏兼賣茶,興致起來,張堯現場彈了一曲《陽關三疊》,琴聲伴著茶香,別有一番韻味。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