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
閩南語童謠 請別走遠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1月16日訊(記者 吳月芳)閩南方言是研究古漢語的活化石。現在的孩子大都操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有的甚至英語也說得挺溜,可閩南話卻不大會說。為此,有一群泉州人正憂心忡忡。他們呼吁應該有意識地從孩子抓起,在開發地方校本教材中注入閩南文化的血液——童謠。
昨天下午,“傳承與保護:泉州歌訣傳承經驗交流會”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閩南語童謠新書 計劃明年出版
泉州歷史文化積淀深厚,閩南語童謠深深扎根在當地人心中,現在已被列入”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早期童謠大部分都是靠口口相傳,專門的書目始終不多。
2009年,當時的泉州市文化局與泉州市新海路閩南文化保護中心編寫了《泉州歌訣圖典》,收錄在閩南方言區特別是泉州地區流傳的閩南語傳統歌訣和新編歌訣188首。
昨天記者從會上獲悉,一本新的《泉州童謠1000首》計劃在明年春天出版。
編寫者傅孫義是泉州歌訣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出生于書香之家,通過祖輩、父輩的口口相傳,熟知200多篇民間故事、1000多條泉州五色話和100多首童謠。為了出版這本新書,他花了許多年積攢資料,重新整理原有童謠200多首,另外原創700多首,共計1000首,現已基本完成。
泉州歌訣傳習所 走進小學幼兒園
除書籍外,閩南語童謠也在校園中傳承著。
去年6月11日,泉州市機關幼兒園被泉州市文廣新局授為“泉州歌訣傳習所”,將泉州歌訣納入幼兒園園本課程,在教學中采取游戲、說唱等活動,將童謠與音樂、舞蹈甚至是南少林武術等元素結合起來。現在,不僅僅是泉州本地的孩子加強了閩南語童謠的學習,連“新泉州人”也加入到學習的隊伍中。浮橋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延陵小學,來自江西、四川、貴州、重慶及本省其他縣市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也能掌握一些閩南語童謠了。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0-10錄制優秀童謠視頻節目進行傳唱
- 2012-08-24東山縣小學安全教育童謠征集評選結果揭曉
- 2012-06-26優秀童謠傳唱網上展播
- 2012-06-07福州啟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小小讀書郎爭唱童謠
- 2012-06-07福州啟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小小讀書郎爭唱童謠
- 2012-06-01童謠精品寥寥出現“斷代” 唱來唱去都是小燕子
- 2012-05-28廈門市舉行慶“六一”優秀童謠傳唱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