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海峽導報11月4日訊(記者 吳鵬波 見習記者 盧婷婷 文/圖)在龍巖本土畫家梁明眼里,福建土樓是有生命的。
近期,他以永定初溪土樓群為素材,創作出一幅世界上最大的土樓國畫———《金色家園》。
目前,這幅巨作在福州裝裱,13日將到客家祖地河南展出一周,隨后會懸掛在龍巖上杭古田國賓館。
畫作選景———十月金秋的土樓更富生命力
梁明祖籍梅縣,在龍巖出生,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昨天,導報記者慕名來到龍巖市藝術館采訪。走進梁明的畫室,各種風格的土樓畫作掛滿了幾個屋子。
梁明介紹說,他這次的土樓新作《金色家園》,長8.2米、寬2.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土樓國畫。
裊裊炊煙里,飄散著土樓內客家人的飯香;潺潺溪水中,流淌著孩童的嬉鬧聲;金黃的梯田上,滿溢著土樓人豐收的喜悅……這幅畫作,梁明花了五個月時間才創作完成,是他所有土樓畫作中耗時最長的一幅。
滄桑、家園、節氣和風情,是梁明畫土樓十多年來形成的四種不同風格。這其中,梁明最喜歡十月金秋的土樓,《金色家園》正是表現這一節氣中的土樓。
梁明說,深秋的土樓是最美的,金黃色的稻田和灰色的土墻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讓秋實比綠色更加富有生命力。
此外,雖然承啟樓、振成樓都十分宏偉,適合作畫,但在《金色家園》中,梁明選擇了整個土樓群作為整幅畫作的主體。“比起單獨的一座土樓,我認為初溪土樓群更能傳達出客家人聚群而居的特點,表現力會更強。”梁明說。
作畫之意———讓人想看看真正的土樓之美
創作這樣一幅巨型畫作,梁明說,在細膩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氣勢。
梁明之所以能將這幅畫作表現得恰到好處,得益于他對土樓的透徹了解。
從小學就開始畫畫的梁明,畫土樓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以土樓為題材的畫作,他創作了幾百幅,是真正的“土樓通”。
其間,梁明自己都不知道已經去過多少次土樓了,有時為了創作一幅畫,要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但他樂此不疲。
畫土樓的畫家很多,但要畫出土樓的靈魂、土樓的精神,并不容易。“要畫土樓,不是一次兩次采風活動,就能畫好的。我是客家人,對土樓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對客家人的民風民俗都比較了解,這也是我創作土樓畫方面的優勢。”梁明說。
另外,這一巨幅國畫,細致得連屋頂的瓦片、地上的落葉、樓外的干柴都看得一清二楚。如何做到不顧此失彼,也是創作的難點。梁明克服這個難點的秘訣只有一個——— 熟能生巧。
這幅巨型土樓國畫,用梯田、瀑布、柿子等各種元素映襯秋天土樓之美。梁明說,這是為了讓作品更有層次感和錯落感,更有視覺沖擊力,“看了畫作以后,相信很多人會被它的土樓之美所吸引,想去看看真正的土樓”。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0-29福鼎城鄉共繪秀美畫卷 比翼雙飛唱響幸福民生
- 2012-10-22東石老蔡的“一筆畫”真夠絕 他的愿望是上春晚
- 2012-10-18環境整治讓內河變得水清景美 成為畫家創作素材
- 2012-10-09民生為本 和諧宜居 城市建設提速展現幸福畫卷
- 2012-10-08同安三歲娃竟辦個人畫展 此次展出作品100幅(圖)
- 2012-10-08“90后”大學生插畫圖說福州 目前畫好七個系列
- 2012-09-27大膽男子爬入活火山口賞巖漿 拍下震撼畫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