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茶葉之路”申遺 廈門是起點最有資格(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2-10-18 08:31? ?來源:海西晨報
我來說兩句
[證據三]
茶葉價格
曾由鄭氏“牙行”決定
明末清初,鄭成功的謀士阮旻錫,曾寫一首《安溪茶歌》,其中寫道,“西洋番舶歲來買,王錢不論憑官牙”。彭一萬說,“官牙”指官營的貿易牙行。詩的意思就是,西洋人每年都派船來廈門購買茶葉,而茶葉的價格,全由鄭氏設立的“牙行”決定,即官方定價,不容討價還價。

1650年—1680年鄭成功父子駐廈期間設立“牙行”,大量出口茶葉。164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廈門設立辦事處,1676年,英又在廈門設立商館,它們的任務是專門采購茶葉。
1885年到廈門傳教的美國傳教士畢腓力在書中寫道:“廈門港最興盛時期,商船一次運出1000噸的茶葉到舊金山、溫哥華或紐約,并非罕見。遲至1905年,太平洋郵輪(Pacific Mail steamer)一次還載過七八百噸的茶葉。”
[結論]
廈門最有資格進行
“海上茶葉之路”申遺
“不管是英國人、美國人,還是德國人、荷蘭人,不管是茶商、官員,還是學者、詩人,都以事實為依據,異口同聲地說出:廈門是海上茶葉之路的起點。”
彭一萬做了大量文獻研究工作,他說,雖然泉州、寧德、寧波都曾聲稱是“海上茶葉之路”的起點,但是廈門茶路起點之說是海外資料記載最豐富的。曾經,在外國人看來,“廈門”甚至成了閩南、閩西南甚至是福建的代名詞。
“海上茶葉之路”是通過海上運輸進行的全球性茶葉貿易活動,以外國商人持續、大規模訂購中國茶葉,中國茶葉大宗出口為標志。彭一萬分析說,寧波出口茶葉并沒有實現規模化。泉州刺桐港為江港,必須由江出海,到廈門港放洋,安溪茶、武夷茶都是通過廈門港運往海外,而寧德更是缺乏海外史料證明。
“廈門申請‘海上茶葉之路’世界文化遺產是最有資格的。”彭一萬說,廈門一直以來都是“海上茶葉之路”的重要角色,卻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