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兩岸闊,東海升麒麟。
平潭,海天相連的美麗之島。
從1912年10月14日設平潭縣至今,平潭走過了百年風雨滄桑歷程。告別貧困,走出荒涼,是這片土地上千百年來人們的夙愿。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設立,使這塊“孤懸”海上的土地實現了由海防前哨到開放前沿的華麗轉身。作為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平潭是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區域,具有對臺合作的獨特區位優勢。 得天時、匯地利、聚人和,平潭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
百年平潭,百年夢圓。平潭,吸引了海峽兩岸乃至全世界的眼光,這塊神奇的土地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歷史選擇了平潭。平潭,將成為兩岸人民共同的幸福宜居之島。
整整兩年時間,足跡遍及平潭的每個角落,以126米的山水長卷,涵蓋這座神奇島嶼的景觀與人文、現實與未來——一位僧侶畫家,用他的激情與才思完成了令人驚嘆的壯舉,為即將迎來建縣一百周年的平潭獻上了一份厚禮。
壺僧,俗名張年才,廣東大亞灣人,當代知名山水畫家。他幼年師從嶺南派畫家古桂清,步入翰墨門徑,后曾追隨關山月大師習國畫,修業于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畫系高研班,潛心于藝,集眾家之長而自成一格。2007年,壺僧赴臺灣島進行為期十五天的采風寫生,計劃繪成寶島臺灣風光長卷。回來后想在大陸找到一個與臺灣對應的地方創作另一幅長卷,卻一時陷入了迷茫。此后,他在寧夏進行為期三年的采風寫生,結束時偶然發現一塊“福銀高速”公路的路牌,讓他眼睛一亮:原來福州跟銀川是友好城市。來到榕城,壺僧結識了福州東方書畫社社長劉孫枝和福州御寶軒總經理薛理斌,他們都是平潭島人,熱情邀請壺僧暢游平潭。這趟旅行終于讓壺僧找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他決心用長卷的形式來展現這片海西熱土的風采,并以此與寶島臺灣風光長卷相對接。
現在,就讓我們輕輕打開這幅充滿傳奇色彩的畫卷。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