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小手,將紙捋平,然后蘸墨、掭筆、書寫,那字體剛勁有力。
東南網-海峽導報9月21日訊(記者 吳林增 見習記者 盧婷婷 文/圖)木偶的身后,是它的主人,主人捏著21根細線,手指翻飛,這木偶就被賦予了生命,揮筆自如。
這就是連城的“二李轉”,小李就是那木偶,老李是客家木偶藝術大師李明卿。老李提線,小李揮筆,堪稱一絕。
特寫:小李揮墨 字字精美
舞臺中間,擺著一張潔白的宣紙,宣紙前,站著“大書法家”小李。
瞧這小李,瞇著眼睛、張著嘴,身高不到半米,體重僅僅4公斤,可“歲數”不小了,它跟著老李闖江湖很多年。
聚光燈下,只見小李哈了個腰,挺有禮貌地給大伙鞠了躬,然后步伐輕盈,逐步靠近宣紙。
接著,小李伸出右手,抓住一支毛筆,這模樣,還挺有文藝范。接著,小李將筆尖,輕輕地在硯臺上掭了掭,然后,在宣紙一撇一捺,開始它的絕活。
沒多久,小李就在宣紙上留下了8個字:海峽客家歡樂龍巖。
這一幕,就出現在前不久的客家旅游歡樂節上。小李表演的就是連城著名的客家木偶書法,被譽為客家民間絕技之一。
近景:老李指揮 翻飛自如
鏡頭拉遠一點,老李就站在小李背后。
“小李會寫字,前提是指揮它的木偶大師自身要有一定的毛筆寫字功底,我苦練過毛筆字,才能讓小李的書法精美。”老李說。
除了苦練毛筆字,還要練好提線功。“小李有4公斤重,稍稍松弛,提不住,線一亂,小李就拿不住筆了,寫字就會歪歪扭扭,因此必須苦練臂力。”老李說。
如何練好臂力?老李有一套“魔鬼訓練法”,剛練習木偶寫字時,他用繩子綁住一塊磚,掛在左臂上,手里還提著小李。每天凌晨5點半便起床開始練習,一練就是幾小時,手臂酸得抬不動,豆大的汗珠冒出,也不會停下。
高強度的練習使老李手指被線纏得由紅變紫、由紫變黑,吃飯時端碗持筷也痛得發抖。直到現在,他的右手食指關節還時常隱隱作痛。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老李用一只手輕松提住小李,另一只手夾住細線,手指翻飛自如。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9-20宣傳片將亮相天安門 泉州提線木偶展書法絕技
- 2012-07-31泉州木偶劇團"集結" 創排木偶版《趙氏孤兒》
- 2012-07-25晉江木偶劇團將參演倫敦奧運巡禮 劇目為《鬧元宵》
- 2012-07-25晉江掌中木偶將參加奧運系列演出 再度亮相英國
- 2012-06-25漳州木偶造型設計師徐聰亮:想有人傳承
- 2012-06-20龍廈動車引新文化 提線木偶串聯閩西南
- 2012-06-08漳州市成立歌仔戲(薌劇)和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