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清源山宗教文化 揭秘老君石像兩大"玄機" 2012-07-10 08:29?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清源山上的老君石像有兩大“玄機”,一是石像寬度最大,二是石像比清源山“高”。 |
圖為彌陀巖的瀑布。彌陀巖景區最神奇的要數“附生樹”,它是由榕樹和重陽木合抱而成。植物有“絞殺”現象,但200多年來,它們卻“相依為命”、“共榮共存”。
除了全國罕見的“西方三圣”齊聚于一山外,清源山的佛教文化還有很多令人熟悉和驚喜的寺廟。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泉州少林寺和延福寺。
泉州南少林寺是中國南少林寺宗教、武術的發祥地,也是泉州重要的旅游品牌。少林寺位于清源山余脈東岳山下,始建于唐朝,據清代嘉慶年間晉江蔡永蒹所著的《西山雜志》記載,唐朝時期,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來到福建,在清源山麓建了少林寺。歷經多個朝代,幾經興廢,直至1997年,少林寺又重新在泉州修建,將千年風韻呈現在世人面前。南少林寺經過千年沉淀,融入閩南當地的歷史文化,成為泉州著名的“五南”之一。
延福寺位于清源風景區九日山下,始建于西晉公元288年。歷經多個朝代后,于文革時期被毀,后經由華僑投資,在1988年重建,方使古剎重光,再放異彩。據佛教和伊斯蘭教工作科科長肖新生介紹,延福寺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場所,具有深厚、悠久的佛教歷史。此外,清源山上還有瑞像巖、三世佛等諸多的佛教圣跡。
道教文化的包容性,為多種宗教共存提供了條件,才使得眾多不同朝代不同形態的宗教建筑,齊集于清源山,共同創造出這個特別的“宗教博物館”。隨著時間流逝和地域文化的包圍,清源山逐漸成為閩南佛道結合的一個典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泉州“母親山”!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