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至清朝 考狀元莆田曾“雄冠一時”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29 08:30? 黃凌燕?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古時學堂墻上至今還有一塊明代庭訓石刻
地狹人貧一年14人中榜
當年興化14人同躍龍門,連宋高宗皇帝也覺得奇怪。在御賜新進士恩榮宴上,高宗皇帝問道:“為什么興化軍‘扮榆未五里,魁亞占雙標’?”又指著身旁的狀元黃公度問道:“卿土何奇?”黃公度恭恭敬敬地回答:“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宋高宗又問榜眼陳俊卿,陳俊卿胸有成竹地回道:“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宋高宗聽后,評說:“公度不如卿!”
要知道,興化軍在當時是福建陸面面積最小的一個軍,地狹人貧。對于興化出進士的原因,有學者認為,這要得益于重教興學的濃厚氛圍。早在唐代,莆田和仙游就相繼創辦了縣學。宋代興化官學“雄冠一時”,私人辦學成風,書院林立,形成“三家四書堂”的景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