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次水下考古大發(fā)現(xiàn) 印證海濱鄒魯名不虛傳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07 09:52?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泉州古城門遺址——德濟門 (黃真理 攝)
沉船遺址古陶瓷器發(fā)現(xiàn)
再現(xiàn)“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盛況
宋元時期的泉州,這個當時瓷香彌漫的城市,借助“海絲之路”,各色窯業(yè)所產(chǎn)的青瓷、白瓷、黑釉瓷成為外銷世界各國的大宗商品。
近年來,我市的水下考古隊員先后參與的考古項目有西沙“華光礁一號”沉船和廣東陽江的“南海一號”和平潭“大練一號”沉船等。據(jù)多次參與考古的泉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呂睿介紹,幾乎每一處沉船遺址都能或多或少發(fā)現(xiàn)泉州陶瓷的蹤跡。
今年4月21日至5月21日,泉州市博物館考古部張紅興應邀參加海南省在西沙群島海域水下考古調(diào)查。在二三十處水下沉船點(遺存點)和文物點,考古工作者發(fā)現(xiàn)了一批宋、元、清時期的陶瓷器以及大量的清代晚期石構建等物品,雖然這些瓷器大多破碎,但從器形、釉色、紋飾等特征考察,確認出自泉州,以宋元和清后期居多,主要是德化、安溪窯場生產(chǎn),也有南安等地窯場產(chǎn)品。
點評:陳建中認為,多次水下考古中泉州陶瓷、石構件和錫器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泉州作為“海絲之路”商品生產(chǎn)的基地具有重要的價值。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