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首次水下考古大發現 印證海濱鄒魯名不虛傳
http://www.caoliu14.com?2012-06-07 09:52?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原始青瓷窯址見證商周泉州瓷器燒制歷史
2007年10月,泉州市博物館考古工作人員在德化與永春交界的寮田尖山進行文物考古調查時,初步發現窯爐斷面一處,印紋陶、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堆積多處,堆積層跨越兩座山頭,面積約1萬平方米。后經福建省考古所復查,認為是一處商周時期的原始青瓷窯址,初步判斷年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距今3000年左右,它讓全省瓷器燒制歷史提前1400年。而此前,全國已知只有浙江省發現過。
點評:陳建中認為,從史前的打制石器和刮削器到商周石器南安大盈寨山遺址出現的青銅器,說明泉州早期人類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此外,德化寮田尖山原始青瓷的出土,將泉州德化陶瓷歷史往前推了2000多年。
大批古墓重現六朝音樂與佛教文化發展
據說,漢晉時期,為躲避戰亂,中原士階層和庶民大舉南遷到泉州。在之后與當地閩越人的交流中,流入的樂器“阮”在外形和演奏形式上也有所改變,隨著本地弦管、梨園、木偶等地方戲曲的形成,“阮”這一中原的撥弦樂器慢慢成為適合地方戲曲演奏的琵琶。
2006年8月至12月,正在建設的福廈高速鐵路穿過南安市豐州鎮桃園村與西華村北部交界處的皇冠山,令人振奮的是,大批古墓群被發現。發掘的43座古墓里,5座含有“阮”紋墓磚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阮”紋墓磚的出現把泉州地方音樂史前推了數百年。
在擁有佛教人物圖案的墓里,考古人員注意到紀年墓磚的時間是天監十一年,而這比南朝梁大同(公元535-545) 印度高僧拘那羅陀來翻經還要早上二三十年。由此可見, 有實物記載的海外高僧入泉州的時間, 又被推前了。
點評:六朝古墓出土的佛教磚和音樂磚反映了中原文化與泉州地方文化在精神生活與宗教信仰方面的一大進步,它對于佛教文化在泉州傳播和泉州音樂與地方戲曲的產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