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何金 通訊員 清涼 林青) 位于晉江九十九溪畔的一座閩南古厝,裝飾典雅,在清新悅耳的南音聲中,西裝筆挺的年輕企業家們談商論道,熱情似火……歲末年初,由晉江企業文化協會、晉江經濟報聯合發起的多場企業文化沙龍在晉江世茂閩南古厝激情上演,一批青年創業和管理精英登臺開講。
這是一座兩落三開張的古厝,典型的閩南皇宮式建筑,俗稱“閩南的四合院”,1911年由華僑王合興建造,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這座位于晉江世紀大道旁的百年古厝,如今已成為晉江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古厝內,紅燈籠映照著精雕細刻的鎦金牌匾,面線糊、牛肉羹、炸春卷、土筍凍等地道的閩南小吃,泡著清香的鐵觀音茶,聽著古典的南音、高甲戲……習慣了觥籌交錯、厭倦了燈紅酒綠的企業界人士,在這里尋找到了心靈歸宿,暢聊著現代企業文化。
晉江是我省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以鞋業、食品、紡織服裝等傳統工業產業聞名全國。然而,一直以來,晉江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如南音、梨園戲、高甲戲,以及為數眾多的閩南古厝,卻并不為外界所知。如何將這些養在“深閨”中的文化要素和傳統文化遺跡更好地開掘出來,服務晉江經濟和社會發展?晉江人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弘揚傳統文化必須留住傳統遺跡。近兩年來,晉江以建設“宜居宜商宜業宜游”的濱海園林城市為目標,展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與此同時,承載著海內外晉江人無數夢想和思鄉情懷的閩南古厝,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利用。據了解,像世茂閩南古厝這樣得以保存和保護的閩南古厝,晉江有140多座,它們成了閩南民俗文化保護和展示的好載體。晉江市委書記尤猛軍說:“要把晉江的文脈留下,把200多萬海外晉江人的記憶和根留下。”
有了這么多的古厝,為了更好地將這些資源發揚光大,晉江開始將南音、梨園戲、高甲戲等戲曲資源和本地小吃引入其中,通過現場表演的方式,吸引更多市民。過去分散在社區、鄉鎮、村莊的古厝,如今成為當地人的時尚會所。
這些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也為企業界提供了發展動力。晉江企業文化協會的負責人表示,傳統文化為設計界提供了創作靈感。去年以來,晉江的多款運動鞋和時尚服裝,就引入了閩南文化元素,受到市場熱捧。
?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