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永安市貢川古鎮的古文化今文明
文明風10月14日訊 (通訊員 吳彩云)“先有貢川、后有永安”,老永安人都這么說。
從北向南進入永安地界,必須經過一個山青水秀,有很多青磚老屋的古鎮貢川。小小鎮子,源遠流長,古名為貢堡,開埠于唐(公元741年),盛于明清,距今已櫛風沐雨走過1270年的歷史行程。
如果不是一些人為的“拆遷”,貢川老建筑很圓滿地自成一城,有青磚城墻臨江圈圍,一如古堡。古城墻內百姓安寧生活如家人,古城墻外哪管故事紛紜。
盡管拆了,遺憾回望,鎮內現在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明城墻、會清橋、筍幫公棧3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陳氏大宗祠等5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還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標識永安的4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桃源洞,就玉立于貢川境內,還有曾為宋朝李綱盛贊為“小武夷”的栟櫚山。
古鎮的古文明以文化為豐厚底蘊,據有關資料,貢川歷史上曾出過2名探花,16名進士,13名舉人,24名貢生和3名理學家。近代中國第一架飛機制造者李寶焌、宋朝理學家陳瓘、明代琴譜大師楊表正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為貢川添彩,使古鎮有名,也足以讓世世代代的貢川人引以為豪。
貢川古文化為今天的文明奠定了“思想”和“物質”基礎。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