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投資熱土
2007年5月15日,澎湖籍貨輪“全富輪”裝載1000多噸建筑用碎石,駛離福州連江琯頭對臺貿易碼頭,直航澎湖,開啟福州與澎湖貨運直航,開啟福建沿海與澎湖的常態化貨運直航。
5年來,我市用多個突破和“第一”,譜寫了涉臺政策先行的歷史轉折點:2008年福州至臺北空中客運直航航線開通,航程只需80分鐘。這些先行先試舉措,充分發揮了福州作為對臺前沿平臺的先行示范作用,為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成功經驗。
我市還結合海峽兩岸產業結構調整,出臺政策大力扶持以重點企業為龍頭的配套產業鏈的招商,使福州成為臺商來大陸投資的主要區域之一。截至2010年底,福州市累計引進臺資企業2049家(不含第三地),合同臺資金額38.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23.39億美元。目前臺資企業(包括含臺資成分的企業)約占海外投資企業總數的40%,臺資項目平均規模超過200萬美元,臺資企業總產值超過700億美元。臺灣水泥、裕隆集團、統一集團、英業達電子、清祿集團等30多家臺灣百大企業紛紛來福州投資辦廠。
經貿往來成果豐碩
自1984年福州引進落地第一家臺資企業,1989年設立臺商投資區,20多年來,福州憑借獨特的地緣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前來投資,榕臺經貿往來結出累累碩果。
近年來,福州市緊緊依托“海交會”經貿平臺,進一步加強兩岸經貿合作。 歷屆海交會上,臺商活躍的身影總是引人注目,每一屆海交會都有顯著的經貿成果。2007年海交會展示區域從臺灣外島擴大到臺灣本島的臺中和臺北,實現了重大突破。2008年在海交會上設立“臺灣縣市映像展”,參加“臺灣縣市映像展”的臺灣縣市擴大到臺灣全島,全島25個縣市中有23個縣市齊聚福州,首次實現基本覆蓋全島的臺灣縣市形象展示。
如今,伴隨著ECFA時代的到來,榕臺已步入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階段,開啟了兩岸產業大合作、資源大整合時代。榕臺金融合作風生水起,福州市商業銀行更名為福建海峽銀行,國泰財險、臺灣人壽、富邦銀行等一批臺灣金融龍頭企業在福州投資設點工作有序推進。福州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前沿平臺的作用得到進一步提升。(記者 吳暉 鄭雪/文 俞松/攝)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