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26日訊 “‘浦南古儺’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這是我們翹首以盼的”,談起今年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浦南古儺”,其傳承人之一的李春華難掩激動,“從‘古儺’被挖掘,到修復,再到如今在世人面前演出,我們付出了許多精力和心血。”
8月18日晚,一場由漳州市藝術館、漳州市非遺保護中心、薌城區文體局和浦南鎮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文藝演出正在浦南鎮區熱鬧開演,熱烈慶祝“浦南古儺”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重頭戲——“浦南古儺”最先上場,鑼鼓聲響起,兩尊古儺踩著鼓點一同出場。只見身著黃緞衣服、頭戴笑臉的大頭娃娃跳躍著進場,做著“驅鬼除妖”的動作。緊隨大頭娃娃之后,“七品官”身著深紅色官服,頭戴官帽,握著“國泰民安”的招板,伴著鑼鼓聲走入場中;“書童”則一手持扇,圍在“七品官”周圍,做出各種滑稽動作逗樂觀眾,還伴有彈跳動作,不乏幽默詼諧。活動現場,二十幾位老、中、青三代“浦南古儺”表演者齊聚亮相,既有經驗豐富的代表性傳承人肩扛“古儺”,熟練舞蹈,又有年輕的舞尪少年身手矯捷,靈活跳躍,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臺下觀眾紛紛拍手鼓掌。“浦南古儺”表演后,廣場舞、女生二重唱、閩南語快板等節目也依次亮相,為演出助興。
據了解,浦南古儺,是浦南鎮特有的一種民俗文化形式,也是中國儺文化的組成部分,在全國范圍內十分罕見。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5月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今年5月則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去年7月和11月,浦南古儺還分別應邀前往上海世博會及海峽兩岸花博會參加演出,受到了海內外游客的熱烈歡迎。
“‘浦南古儺’體現了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特點,有助于增強臺灣同胞的歸屬感,也有利于推進閩臺文化更進一步的交流”,浦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做好‘浦南古儺’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力求把這一文化遺產更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