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福建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大省”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8月25日訊(記者 練仁福 肖春道) 日前抵達福州出席“全國生態(社區)博物館研討會”的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昨日在福建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參觀了曇石山遺址博物館、臺江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在他參加活動的間隙,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聊福建】“多樣性是福建文化遺產資源的最大特點”
“福建絕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資源大省!”單霽翔說,與其他省份比,福建文化遺產資源最大特點就是多樣性。無論是占全國總量八成的涉臺文物、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還是三坊七巷、鼓浪嶼、馬尾船政文化等一批重要景點,均獨具地域性與自我特色,在中國文化體系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近年,單霽翔多次在福建演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昨日,他再次強調,文化遺產保護最大的原則就是讓保護的成果惠及民眾。“在與福建各級領導的溝通中,我有一個體會,福建省委、省政府很重視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也一直創造著放在全國有典范作用的保護經驗。”單霽翔說,福建文化遺產保護對于福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展現出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后這一促進力還會更強大。
【聊三坊七巷】“為全國提供可借鑒的樣本”
單霽翔非常喜愛三坊七巷,曾評價說“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它是全國最好的歷史文化街區”。正是在他的建議下,《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護規劃》升級為《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全國首個真正意義的社區博物館也在三坊七巷建成。“經過幾年努力,三坊七巷有了可喜變化,凸顯出福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文化特色,應該說已經成為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一個典范。”昨日,單霽翔強調,三坊七巷的修復保護工作,為全國其他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本。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