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朱紫坊申遺續:名人老宅串起坊巷特色游
?
朱紫坊內居民將部分外遷
走訪朱紫坊時,記者注意到住在老宅院里的居民,生活有諸多不便。因缺乏地下管網等市政設施,院子內無法使用沖水馬桶,居民仍然要每天端著尿桶前往公廁的“倒糞點”。
記者咨詢了參與編制朱紫坊規劃的專家,了解到朱紫坊若開始改造,外遷人口、修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坊巷格局、建設基礎設施將同步進行。據了解,修繕名人故居要按照文物修繕的原則進行。住在里面的人口會適度外遷,保留居民原則上以本地居民為主,有助于朱紫坊傳統文化的傳承。居住人口凈密度,初步設想在250~300人/公頃左右。
此外,還將讓朱紫坊內的配水系統與城市管網體系連接,主要管網沿道路鋪設,做到各地段均能實現通暢地供水和排水。今后朱紫坊內部以步行與非機動車交通為主,在不影響風貌保護的前提下,適當拓寬、改善部分周邊道路,同時增加停車場地。
旅游線路將展現坊巷特色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圍繞朱紫坊開發,幾個大區域旅游線路已確定,這些線路包括:
船政文化專項游線:三坊七巷→朱紫坊→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古城風貌專項游線:三坊七巷→朱紫坊→法海寺→于山→白塔→福州文廟→烏塔→烏山。
此外,還有名人故居、古建庭院文化、社區文化游,共4條,分為1日游與半日游,將分門別類地展現朱紫坊的特色。
一日游的線路是從社區中心→薩氏民居→張日章舊居→何公敢故居→陳琛故居→鄭大漠故居→方伯謙故居→芙蓉園→羅山曾公祠→文廟→陳兆鏘故居→葉觀國故居。
老街民俗游少不了蹄膀
在福州,一說到“破店蹄膀”,許多市民就會提起朱紫坊那青石窄巷內傳出的肉香??稍?007年,因消防原因,老街巷里的蹄膀店全部遷出了。
昨日,記者從規劃部門了解到,改造后的朱紫坊,民俗旅游是重要內容,地道的“破店蹄膀”有望回歸。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
- 2011-08-02榕城朱紫坊申遺續:故宅老巷殘破修復迫在眉睫
- 2011-08-01朱紫坊將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街 恢復"河橋坊"格局
- 2008-12-26千只椋鳥來榕過冬 在朱紫坊古榕上聚會
- 2008-09-10福州朱紫坊歷史文化區改造啟動
- 2008-01-21全國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 朱紫坊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