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 閩越王無諸在此建城
閩王也玩“暗度陳倉”
為何屏山一帶,會被認為是最早的王城所在地?鄭局長說,這要從福建地區的歷史說起。早在戰國時期,已有人類在這一帶活動。到了秦朝,閩越國從諸侯國的位置上被降級。直到漢高祖劉邦冊封功臣無諸為閩越王,閩越王國才再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這段歷史,之前都是在史書上有記載。”鄭局長說,當時人們口口相傳,無諸就在冶山一帶建城,屏山與冶山距離并不遠,相傳也是王宮所在地。直到上世紀90年代那次考古發現了瓦當,才第一次出現了物證,證實了這段歷史。
隨后,他們又在冶山路附近發現了筒瓦、板瓦,“這些都是宮廷級別的建筑材料。”他說,這兩樣當時是用作屋檐使用,而且上面刻有精美的紋飾。此外,現場還有不少建筑陶片出土,這些都進一步證實了:相傳千年之久的閩越王國宮殿,就在此地。
鄭局長回憶,這一考古發現,當時轟動全國。“不僅確定了福州城的建城歷史,還證明了這里是福建省城市的發源地。”他說,由于福州是當時福建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后其他地區的建城史基本仿照了閩越王宮。由此,福建地區的文明拓展開來,而屏山則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閩王也玩“暗度陳倉”
屏山除了是閩越王王宮所在地外,還是福建歷史上另一個重要政權的中心:王審知的都督府也在此地建立。他說,在現在省二建大樓的位置,發現了晚唐到五代時期的福州東城門和城墻遺址,此外他們還發現了夾道。
“夾道可以說是地下通道。”他說,王審知修建的夾道在錢塘巷一帶被發現,同時還發現了作為駁岸使用的巨型木頭,木頭上蓋著帶有“閩”字的印戳。基于此,閩國都城所在地在屏山一帶也確信無疑。
為何王審知要修建一條地下通道?福州市考古隊隊員高健斌說,這里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為當時這里與福州西湖水路是相通的,而西湖被叫做水晶宮,等于是王府的后花園。身為王族,自然不愿意被百姓看到自己沉溺于玩樂,因此特地修建了這個地下通道,避開百姓耳目前往西湖。
他說,相傳每次閩王出游,都是坐船,船上還有歌舞表演,十分歡快。船從地下通行而過,絲竹之聲則傳到地面上,因此里人何求寫的《閩都別記》里還提到,福州百姓傳說這里能聽到仙樂,“實際上是閩王出游路上的歌舞表演聲。”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