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兩千多人在榕留下石刻 現存1016段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21 16:25?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福州是座有22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文人墨客,雅好詩書,流連于名山勝地之間,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其質量之高,堪稱少有,成為福州一大人文景觀。
福州現存1016段摩崖石刻
福州尚存許多摩崖石刻,保留歷代名人的書跡。據文博專家黃榮春多年前的實地考察研究顯示,福州歷代共有摩崖石刻 1355段,現存1016段,涉及2045位歷史人物。“其實,這些年還陸續發現一些摩崖石刻,而原本留存下來的摩崖石刻有的也在漸漸消失,因此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數據。”黃榮春介紹,福州摩崖石刻大多集中在鼓山、烏山和于山,還有一部分散見于冶山,北郊升山,東郊鱔溪、磨溪、北峰等處。從內容上,這些摩崖石刻可分為榜書、紀游題刻、題名刻、詩題、祈禱文刻等,在書法上則真、草、隸、篆、行書一應俱全。
鼓山石刻數量居福州之首
鼓山聲名顯赫,緣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而摩崖石刻正是其歷史文化底蘊的生動體現。自宋以來,名人筆跡薈萃于此,著名題刻有蔡襄、李綱、朱熹、趙汝愚等人手書真跡,共計549段。
據了解,鼓山上的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靈源洞、石門、達摩十八景、絕頂峰、白云洞等處。尤以靈源洞最為集中,有宋以來的真、行、草、隸、篆書體的題刻100多段,被譽為“東南碑林”。
鼓山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宋慶歷六年(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君謨慶歷丙戌孟秋八日游靈源洞”,共二十四字。
另外值得稱道的,還有刻在靈源洞蹴鰲橋下深澗巖壁上的正楷“壽”字,字高4.15米,寬3.05米,是我省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之一。據傳福州地區刻有福、壽、康、寧四個大字,“福”字在烏石山,“壽”字在鼓山,“康”字在長樂,“寧”字在福清,其中以“壽”字最大,也最出名。
![]() |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